前人和遊牧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數吧,這遼王殿下和遊牧做生意就能把他們給打服了?”

他會有這樣的疑惑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,而張玉則是繼續說到:

“這自然是不可能靠著做生意,就能把草原給打服的。

但你也知道這草原上的資源匱乏,若是能夠開邊貿讓草原上的那些遊牧民們,都有一條活路的話,願意打仗的也並非是少數,而之所以弄這個鈔票也是大有原因的。”

張玉也曾經有過疑惑,為何一定要如此注重關稅和鈔票以及互相貿易之間的事情。

為此還特意去請教過遼王殿下,這遼王朱啟自然不會吝嗇於將自己的那一套理論告訴張玉的。

畢竟他也是自己非常信任的下屬,而張玉聽完之後也是覺得奇妙無比。

沒想到這樣做生意還能做出花來,他很快就明白了,這是一個能夠永遠控制草原的大計劃。

此時面對著朱能奇怪的問題,便將自己心中所理解,還有遼王朱啟所說的經濟戰略,都與朱能一一說道,這朱能也是一時之間想不通,又不是笨蛋。

聽到張玉如此一解釋也就恍然大悟了,沒想到居然還能有這樣的計謀,真是如此奇妙。

也只有遼王殿下才能夠想到了,朱能一拍大腿對於遼王殿下的佩服那是五體投地呀。

自此開始每日裡去巡邏邊疆,也是積極勤奮了許多、

抓住那些走私和造假鈔票的人也是格外的氣憤,咱們遼王殿下每日裡。都在為了民族大計為了國家大計而日夜辛勞、

你們這些人卻為了眼前一點蠅頭小利,就來破壞遼王殿下的驚天偉業,實在是該死啊。

不過這種事情知道的將軍和人也並不是特別的多,畢竟是遼王殿下安排的計劃,也並非萬無一失,萬一一開始就被發現,肯定會補救。

等到後面,對方注意到之後才會一點辦法都沒有,如果提前就把這事透露出去,那邊使出雷霆手段來斷絕明朝的鈔票,效果也就不是很大了。

而陸陸續續的兩三個月之後,邊關貿易已經頗為繁華。

那些草原部落的人很快就帶了不少的鈔票回去,既然數量起來了,那些草原的遊牧自然是很樂意接受用大明的鈔票來進行貿易的。

而朱啟看到這情況之後,很快就做出了應對的方案。

要來試試自己的經濟理論是否好用了,主要就是拿著鈔票去北元那邊買點好東西,而朱啟這邊和商人商定之後,又印了價值10000的鈔票。

就讓商隊帶著鈔票出發了。

沿途自然也是有護衛的,而朱能聽說此事之後,也是自告奮勇充當這次行動的護衛,。

想要看看遼王殿下的驚天偉業的計謀,是如何具體實施的,心裡面那種興奮自是不用多提。

這商隊領頭的商人是一個姓何的商人,之前也是跟著遼王殿下身後,學了不少做生意的本事的。

數學自然是不用多提,關鍵是腦袋靈光,知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。

而且也非常的有經商的頭腦,對於遼王殿下的用紙鈔,換取資源的理論,也是非常的熟練和認同的。

這個時候帶著遼王殿下新印發的,價值10,000黃金的紙鈔,就到了前面和北元開啟邊關貿易的地方了。

因為是提前就已經聯絡好了商隊,所以並沒有等待多久就見到有北元那邊的人過來接頭了。

主要就是買賣一些馬和牛羊,其中戰馬最主要的。

而原先大明想要從北元購買戰馬可是非常困難的事情。

結果現在卻能夠輕而易舉地用這些紙鈔來購買戰馬。

要知道這些紙鈔可不像白銀黃金啊,是如果刨去社會公信力的話,其實一點也不值錢的。

最關鍵的是想要多少就能夠印多少,而朱能如果不是親眼所見,也是萬萬沒想到,居然還可以用這種方法,直接從北邊那邊用紙鈔購買這些牛羊戰馬的。

而那些人也是非常爽快,只要錢到位,多少都可以給。

畢竟現在北元那邊,也已經非常流行使用大明的紙鈔了。

因為他們和大明的貿易已經非常的頻繁,也知道用這些東西,在明朝可以購買鍋碗瓢盆和茶葉鹽鐵這些玩意兒了。

很快交易就完成了,朱能看著大明的商人,牽著數千頭的戰馬,回到了明朝境內,而這些戰馬自然是全都不入到軍隊之中的。

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