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方根本就不懼怕宋朝,就算是使用宋朝的貨幣,也並不擔心宋朝會利用貨幣做些什麼無恥的事情。

因為這個世道,就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有話語權。

而明朝就不一樣了,明朝不僅僅軍事實力強大,經濟實力也同樣強大。

如果明朝的貨幣,能夠順利發行並且被別的國家使用的話,那麼想象一下我們只需要印一些鈔票,就可以到別的國家換到布匹實物,礦產等等各種各樣的原材料資源。

來進行加工生產,這是何等恐怖的事情。

想想看現在的漂亮國為什麼要維持美元的全球地位,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它可以透過美元進行吸血。

而我大明也完全可以這樣幹啊。

如果有需要的東西,直接印鈔票去跟別人換。

一些廢紙,就能換到實打實的商品,這可實在是太爽了,想想都感到很高興。

不僅如此,鑄幣權這種東西大家也可以瞭解一下。

如果足夠無恥的話,讓別人在使用自己美元的時候收一點鑄幣稅、

每當自己需要什麼東西甚至都不需要去印鈔票,光是用這個稅錢都能夠抵消了。

在現代很多國家就是悶頭吃著漂亮國這樣的大虧。

朱啟既然知道這種方法,那不用實在是太對不起大明人民了。

這也是朱啟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丟擲關稅的原因所在了。

那些外國使臣們肯定不想將這個關稅啊,但只要朱元璋語氣堅定一點,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。

肯定要想到自己這邊來,到時候再讓他們使用大明的紙幣,給他們一些關稅的減免。

等他們國內盛行紙幣開始穩固使用之後,在進行各種各樣的騷操作,印紙鈔換商品,或者加收他們的鑄幣稅等等。

那都是隨便擺擺手的事情了,當然前提條件是要讓他們自願使用貨幣才行,這種事情你還真的沒辦法強迫呢。

只要他們老百姓習慣使用貨幣之後,那一切都好辦了。

最好還能夠籤一些條約什麼的,如果有人膽子不小,敢違約的話,到時候自己還能夠以合約的名義用武力強迫他們屈服。

朱啟如此想著,隨後驚訝地發現,自己現在的想法似乎比之前要陰險狠毒了不少。

若說是剛來到大明的時候,可絕對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這種坑害別人的事情,不過想想也是很正常的,也沒有絲毫的負罪感。

人不為己天誅地滅,更何況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情了。

朱啟在答應了那些外國使臣們給予一些稅務減免之後,和他們分別簽訂了合同。

而這些合同自然不是以自己個人名義來籤的,而是以大明王朝的稅務局,這個官方部門的名義來籤的。

畢竟這樣才有效啊,雖然這時候人們還不知道法律效應這玩意兒是什麼個意思,但起碼自己表面工作上要做足了。

如果以後有誰反水,不想用大明的貨幣了,把這合約拿出來一拍,那誰還能說什麼呢?

朱啟和他們簽完了合同之後,也就開始上下活動起來,當然這個上下活動是做給他們看的。

其實朱啟早就已經和太子朱標以及朱元璋商量過此事了。

如果沒有兩人的首肯,他又怎麼可能暗地裡做這些事情呢?

很快他的活動就有了結果了,皇帝那邊鬆了口,讓他們可以減免一些稅收。

當然名義上是說,我大明泱泱華夏大國,天朝上國,不會和其他的小國爭奪這些利益。

只是要收一些稅務,不能每年都這麼吃虧。

而朱啟這邊自然是說自己這邊接了一個推行貨幣的任務,自己手頭上印了很多的鈔票也沒處用。

他們如果願意拿的話就拿去,以後每年到大明朝這邊進行貿易的時候,都用這些貨幣就可以買東西了。

當然要拿走,這些貨幣必須要用金子來換。

他們簡單的算了一下,用金子來換這些紙鈔,再去換大明的商品,不僅沒有價格貴出多少反而還低廉了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