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元撤了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遼王朱啟的出現,自然是讓整個亦乃集上防守的明軍們,感到喜出望外的。
而阿札失裡也對周圍下屬感動的說道:
“天下竟然有遼王殿下如此勇猛之人,我兀良哈復興指日可待!”
誰都知道遼王朱啟是阿札失裡的女婿,此時聽到阿札失裡誇讚自己的女婿,當然是第一時間跟著後面也誇讚了起來。
其實也無需這些草原上來的人,誇讚遼王, 這亦乃集的百姓們就已經紛紛誇讚起來了。
如果說誰是最喜歡見風使舵的,那毫無疑問就是老百姓了。
主要還是因為這年頭,百姓們可沒有什麼忠君愛國的思想。
更何況還是亦乃集這個關外的城市,裡面住著的,除了漢人之外,更多的還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。
他們就對於北元皇帝,更沒有什麼忠誠可言了。
只要有人能給他們吃得了飯,活得下去,那就忠誠。
朱啟之前的名氣可實在是太大了, 百姓們對於這些神秘的事情那都是非常崇拜的,如今聽到遼王朱啟來到了亦乃集,對於這段強大人物,自然是十分歡迎的。
而身為被崇拜的遼王朱啟,卻沒有那麼好的心情了。
他可是被迫來到亦乃集的,如果可以的話,他還是希望老老實實的在遼陽城待著。
雖然遼陽城也算不得多麼的安全,但總比亦乃集,這個直接在塞外,直面北元大軍的城池要來得好啊。
但他這樣的想法,朱元璋怎麼可能會讓他如願呢?
在朱元璋看來,遼王朱啟就是自己的好老三,一個能打的王爺。
而朱元璋的願望,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們,都能夠能文能武,像徐達常玉春那樣的勇猛,為大明戍守邊疆。
只要兒子們厲害, 那些草原部落的遊牧們,永遠無法威脅大明江山。
朱元璋的願望是美好的,而歷史上也確實證明他是有能力辦成這件事的。
在大明洪武年的八大賽王裡面,沒有一個是軟蛋,其中最能打的甚至還不是燕王朱棣呢。
朱元璋的十三子寧王朱權,那也是一個能文能武的猛將。
當年直接帶著朵顏三衛馳騁草原,打的北元部落哭爹喊娘。
不過現在最能打的自然就是遼王朱啟了,朱元璋怎麼的,也得把朱啟這個典型給樹立起來。
自然而然的也要讓朱啟到前線去督戰。
跟著大明將士們一起對抗北元的主力軍了。
畢竟朱啟現在也已經20出頭了,這個年級也成家立業了,孩子都有了,不去前線為國奮鬥,還當什麼朱元璋的兒子呢。
收到了朱元璋的聖旨,那朱啟也是沒有半點辦法,只能硬著頭皮出發來到了亦乃集。
而剛剛來到亦乃集沒有多久,這王保保就帶著北元的大軍攻打亦乃集來了。
強攻兩次之後,朱啟見到守成之戰雖然順利,於按照手底下將領們的建議來到城牆上親自慰問戰士們。
他才剛剛上城牆,就發現納哈出率領軍隊開始衝鋒,而朱啟也是嚇得不輕, 剛剛探頭出去,正好就看到衝鋒在前的納哈出了。
也不知道是為什麼,這納哈出才衝到一半,竟然就帶著人扭頭回去了。
朱啟可算是心裡面鬆了一口氣,估摸著是王保保,不希望有生力量耗費在城牆下面,所以就撤退了吧。
朱啟心裡面是這樣想的,而別人自然都能看出來,這納哈出分明就是害怕遼王殿下。
看到遼王殿下冒頭之後,立馬就逃跑了呀。
其他的將軍們也是如此,不過朱啟覺得那些將軍們這樣說也只是在拍自己的馬屁而已。
心裡面其實並沒有當真的,他可不覺得自己只是露一個頭就能把別人給嚇跑,如果真的能有這麼恐怖。
那以後但凡是跟北元作戰,自己就提前露個頭,豈不美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