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三章 伏擊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納哈出的日子不好過。
本以為眼前的遼王朱啟只是一個小毛孩子,縱然有點天賦也不是自己的對手。
卻沒想到上來就被他設伏成功。
結果還沒兩天,傳出了遼王朱啟在自己的大後方登陸,隨後又傳出了圍困了遼陽的訊息。
納哈出人都傻了,這兩個訊息中間隔了就三天吧?
這獅子口到遼陽之間,難麼多的縣城鎮子呢?
守軍呢?
都是幹什麼吃的,真的一路過關斬將,三天連續不停的就從獅子口到遼陽了?
急行軍也不過如此吧!
納哈出正猶豫著要不要回去救援,但自己這麼一走,遼西可就沒有了,自己守城如此順利……
然後對面的藍玉就開始攻城了。
藍玉知道遼王殿下登陸遼東的訊息,此時多半是傳到了納哈出那邊了。
這個時候對方軍心不穩,最是攻城的大好時機!
也不跟你們來什麼花裡胡哨的,大炮招呼,隨後大軍衝鋒。
藍玉帶兵,特點就是一個狠字,而且還跟朱元璋一樣,喜歡收養子。
但凡看到軍隊裡有才幹的將軍,就將其收為養子,為自己所用。
當然了,這也是藍玉後來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之一。
不過這個時候,這些身為養子的將領們,帶頭衝鋒,就對士氣有著極大的提高。
雙方很快就在城牆上展開了廝殺與爭奪。
納哈出是見識過明軍的厲害的,但沒想到眼前的藍玉如此不講道理,真就硬著來攻城,還給他打上來了!
一看到這情況不妙,納哈出當時就有點慫了,這城池怕是要守不住了啊。
至於說投降?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。
明朝建立之前,元至正十五年,納哈出就曾經被朱元璋俘虜過,當時朱元璋曾經招降納哈出,納哈出是這麼說的:
“感謝吳王不殺之恩,難以為報,可是我本是大元的人,終究無法忘記故國家鄉。”
朱元璋感念他的忠君愛國, 就把他給放了。
當時徐達還提出放納哈出回去, 只怕是放虎歸山, 提議直接殺了。
但朱元璋卻說:“無故而殺之,非義。”
不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好名聲,還是眼下的局勢, 納哈出都沒有將投降作為可選的選項。
就在納哈出想著要不要趕緊放棄這座城池,往後撤退, 但又擔心回頭被丞相王保保問罪。
不過眼看著要打不過了, 不退那就要被對面的明俊給俘虜了!
納哈出嘆了一口氣, 問罪就問罪吧,眼下還是保命要緊。
納哈出很快就安排起了後撤的道路來。
正面打他打不過, 逃跑這種事情那還是很在行的,留下一些人充當殿後。
納哈出自己就帶著餘下的人,直接棄城而走, 朝著身後的另外一座堡壘而去。
丟了一座沒關係, 反正後面城池多啊!
納哈出這樣想著, 卻沒想到身後的明軍竟然絲毫不做修整。
自己前腳剛剛跑出去, 去到下一座城池,明軍第二天竟然又打過來了!
給納哈出驚的啊, 這明軍一個的都長的飛毛腿不成?
遼東那邊的明軍進軍神速,這邊遼西的明軍怎麼速度也這麼快啊?
而且兩邊打出來的旗號還都是遼王朱啟,納哈出那個頭疼的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