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正聊著天呢,前面的烏斯藏的馬鍋頭便喊到:

“前面有個鎮子,天色不早,咱們去鎮子休息休息。”

眾人應了一聲,朱啟活動活動身上的筋骨,顛簸了整整三天了,可算是能好好休息一下了。

這年頭的馬車,可沒有後世那麼好的減震措施,簡直比小時候坐的三輪蹦蹦車還要顛呢。

隊伍很快就走到了一個小鎮上,朱啟雖然沒有機會表明自己遼王的身份,但想個法子去通知一下成都的弟弟朱棣還是可以的。

他找了個寫家書的理由就出來了。

這年頭送家書,可不是隨便寫一封信,找個郵局就可以了。

大明還有類似郵局的機構存在,但烏斯藏的高原之上,可沒有這種東西的。

想要送書信,只能託人順路送去。

好在沈家人做生意這麼多年,人際關係還是有不少的。

沈老四被朱啟救了一條命,那朱啟就是他的救命恩人,借用一下他的人際關係自然是沒有問題的。

不過沈老四腿腳不便,便親自寫了介紹信給朱啟,讓朱啟帶著介紹信去找一箇中間商。

所謂中間商,其實也就類似明朝牙行一樣的存在,屬於百事通了。

白唐玉兒正好也想出去走走,便自告奮勇的要跟著朱啟一起去。

朱啟倒是不介意,更何況路上有個美女陪著也挺好。

兩人一路到了中間商所在的地方,其實就是一間客棧,這裡留宿的,大部分都是往來商隊的人。

老闆是個烏斯藏人,但通宵很多語言,其中自然也包括漢語。

朱啟帶著介紹先過來說明了來意,那人一聽說是沈家人來的,立馬就熱情招待了起來。

以前有什麼故事不知道,但老闆效率很高,很快就找了一個要返回去成都的商隊,可以幫朱啟將信送回去。

這來時慢,回去可就快的多了,畢竟沒那麼多的貨物了,從高原上帶回去的,都是馬匹呢。

估摸著二十天內,就能將信件送到成都了。

一聽說要二十天,估摸著他們得九月份才能收到訊息了。

慢是慢了點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,要是在大明,送個信件有專門的快馬,這個距離也就十天之內的事情。

不過能送就不錯了,朱啟也不苛求什麼。

他很快就接過了老闆送過來的紙筆,隨後開始寫了起來。

這封家書,朱啟也是用了點心思的。

除了寫了自己的行程目的地是高昌之外,還在裡面寫了阿拉伯數字。

至於收信人,則是朱啟認識的一名鄉老,他以前見過自己寫過阿拉伯數字,還詢問過,相信看到這封信以後,會第一時間去找朱棣他們的。

白唐玉兒倒是沒有什麼隱私觀念,在邊上看著朱啟寫家書。

朱啟將家書寫完,遞給了那些要回去成都的商隊,這才放心下來。

如此一來,朱棣他們能夠知曉自己的訊息,多半會派人過來解救自己的。

自己也就不多想,安安心心去高昌等著好了,還是不要自己亂跑,免得小命不保。

畢竟,命只有一條啊!

朱啟解決了一件心頭事,心情愉悅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