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 何以解憂?唯有紅顏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朱元璋按照慣例先得勝祭天,而後就是大擺慶功宴,這可是想當盛大的慶祝方式了。
在宴會上,還發表了發言,本來朱啟以為朱元璋會說些龜船或者海戰的事情,卻沒想到朱元璋直接說起了渤海龍王的事情!
說什麼渤海龍王助紂為虐,幫助暴元,幸虧有朱啟勇敢下海,搏殺龍王,斬斷了暴元的龍脈,嘰裡呱啦的大概就是這一天。
總之一個主旨——我大明是承天運的!順我者昌逆我者亡!
就算是龍王也不例外。
給朱啟說的那是頭皮發麻啊。
雖然知道封建社會,這些傳說的神話故事是極其有必要的,但這種神話的事情,發生在自己身上了,實在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去面對了。
就好像歷代帝王出生的時候,總要天生異象,朱元璋出生的時候,那也是跟五彩石一樣發出五彩光芒,當然後面該要飯還是去要飯了。
這一下子,自己就成了下海搏殺龍王的人了,皇帝都親口這麼說了,那民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傳了啊。
說完了致辭,接下來就是朝臣們謳歌頌德的階段了,武將們嘴巴笨,就光顧著傻笑吃飯就完事了。
那些文人們,一個個都是個中好手,說話又好聽,文言文成語什麼的張口就來,聽不聽得懂無所謂,聽得舒服就完事了。
就連跟著朱啟一起回來的劉伯溫,這時候也是大拍馬屁,說的還相當的漂亮,朱元璋也是高興的不行,特意陪著劉伯溫還喝了一杯,兩人之間的關係或許是很久沒這麼親密了。
一番吹噓之後,緊跟著就是奏樂跳舞,這一環節自然是少不了的,整個皇城之中熱鬧非凡啊。
大家都很開心,只有朱啟,慌得一批。
…………
宴會臨近結束,眾人們也是喝的七七八八了,朱啟不敢喝的太多,怕喝多了吹牛皮,本來大家都在吹自己了,自己再跟著吹,那不得上天去了。
低調苟住,才是洪武年王爺的正確開啟方式,誰知道未來的朱允炆那小崽子會不會登臺唱戲,把自己這個叔叔給唱死了啊。
朱棣那也是喝高了,跟著太子勾肩搭背的,一路走一路吹,把那場暴風雨吹得就跟天兵天將下凡來捉拿朱啟一樣。
聽得朱啟那是哭笑不得,恨不得找個尿濃的,趕緊給朱棣這臭小子滋醒了才好。
看著宴會都散的差不多了,大臣們一個個的喝的七葷八素的,那邊內官們都在很熟練的扛人,送去邊上的寢殿休息。
這皇城不是內宮,大臣們辦公也就在皇城,值夜班的時候,在皇城睡覺也很正常,自然是有地方給他們睡覺的。
朱元璋早就被馬皇后領走了,他喝的那是面紅耳赤,靴子都脫了,跟李善長在那邊划拳呢,馬皇后再不把他領走也不知道要鬧出啥事情來。
朱啟被夜風這麼一吹,本來喝的也不多,想著自己大出風頭,胡惟庸肯定要記恨自己,到時候跟太子朱標那邊說些挑撥離間的話可怎麼辦。
父皇覺得我牛逼,馬上就把我送去收復遼東可怎麼辦?
一大堆的煩惱給朱啟弄的是更加清醒了。
也不需要內官攙扶,朱啟就打算回去寢宮去了。
不過這時候有個內官鬼頭鬼腦的過來,給朱啟遞了一個紙條子,小聲道:
“殿下,有人在等您呢。”
朱啟一愣,顯示開啟了紙條子,一看內容,卻是一首詩:
“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州古渡頭。吳山點點愁。
思悠悠,恨悠悠,恨到歸時方始休。月明人倚樓。”
好傢伙,別情相思詞啊?
再看字跡,可不就是徐妙雲那個小丫頭的嗎?
朱啟把紙條子收好,二話不說的趕緊就去了。
想那麼多煩惱幹什麼,何以解憂,唯有紅顏啊!
(求訂閱!馬上過年了,藍白也會繼續加油更新的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