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啟張貼在應天府裡的數學題,乃是用阿拉伯數字和數學符號寫的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組。

可以說是相當簡單了。

畢竟朱啟也不是要召集西方學者來進行高等數學的研究探索,他主要是想做數學科目的普及工作。

目前最方便普及的也就是數學了,你說化學物理生物等等這些東西,那可都是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。

比如化學,就極其需要材料學,物理學的加持。

而且也涉及到大量的運算,比如物理中的力學。

總而言之,想要在自然科學全面開花,那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,朱啟上學時候學的那些理科東西,因為穿越福利的關係,記得一清二楚。

但想要全面開展這些科目,在大明進行基礎教育,難度太大,可能性不高。

大量的教育經費哪裡來?大明現在還在對北元作戰呢。

元末明初,百廢待興,老百姓好不容易日子好過點,再給他們加稅不成?

至於說商稅,這可不是朱啟一個人就能拍板決定的。

總而言之,推廣這些學科是極其複雜的,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小範圍內試點進行教育,有了一個試點的經驗,進而可以推廣開來。

數學就是非常不錯的是,一支筆一張紙,小腦袋瓜子一轉一整天,當然也可能是放空一天。

畢竟這玩意,會就是會,不會就是不會,多少英雄好漢吊死在高數這棵樹上,可不是隨便開玩笑的。

難是難了一點,但數學必須要首先推廣起來,無論是理性思維的養成,還是為未來科學推理和科學計算打基礎,這都是必須的。

當然了,旁人們並不瞭解朱啟現在所做事情的重要性,甚至不亞於出征北元。

所以當第一個白面板鷹鉤鼻的中東長相的色目人,提出自己會解遼王殿下這道題,希望能夠面見遼王,得到重要的時候,負責此時的官吏還並沒有太在意。

甚至覺得有點輕視這個色目人,這個官吏心想,這題目可是咱們聰明過人的遼王殿下出的,你這色目人也會啊?

尤其看到那色目人給出的答案,雖然和遼王殿下所寫的符號很像,但這官吏壓根就是看不懂啊,心裡想著定然是亂寫的。

他倒是沒有將這色目人呵斥一頓,只是讓這人留下住址以後,便讓其回去等訊息。

這色目人看來在大明的日子過的也並不算好,尤其是在明朝建立之後,驅逐胡元以後華夷之分,再次成為社會的主流。

收到多年壓迫的漢人,對於這些胡人自然算不上多麼的友好。

那色目人畢恭畢敬說了一些好話,希望能夠儘快見到遼王殿下,得到一些差事。

官吏滿口答應,正要去彙報此事呢,之後就遇到了好些個學生士子過來解題的。

一說遼王殿下寫的這是天書,在打啞謎呢。

還有說遼王殿下這寫的其實是一幅畫。

反正說什麼的都有。

畢竟朱啟張貼告示的就這麼一個方程式,也沒有說明這是什麼玩意,不認識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,壓根就不知道這是一道數學題啊。

這官吏本就是文人,便和學生士子們聊到一起去了,討論著討論著,便將那色目人的答案給放到一邊去給忘了。

還是朱啟閒來無事,等了好幾天也沒有訊息,主動到官署衙門來詢問下情況,而後看到了那色目人寫的答案放在桌子上。

朱啟將那答案拿了起來,開始仔細的看了起來,邊上那官吏這才一拍腦門,想起來還有這檔子事情沒彙報呢。

這時候才趕忙說了起來:

“殿下,這是先前一個色目人的送來的答案,我正打算給您送去呢,您就自己來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