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在朱元璋的帶領下,一眾神將輩出,真的是席捲天下,如果不是北元這邊橫空出世了一個王保保,靠著草原主場優勢暫且穩住了形勢,他們北元那真的說滅就滅了。

此時又瞧見十艘龜船衝了過來,自己轉瞬間便沉了十艘大船,那種震撼場面就不用多提了,原本看到大明旗幟就心底害怕了,現在更別提了,直接膽寒都不用了,膽囊都特麼破了!

一個個的北元士兵們站在戰船上是瑟瑟發抖,也就是現在是海上,想跑也沒得地方跑,不然他們還真想趕緊跑的。

畢竟這些人裡面蒙元人還真沒幾個,一大半都是北方漢人呢,跟大明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,更沒有必須要死戰下去的理由。

他們這些當兵的,也都是窮苦人,跟大明那邊府衛軍戶分軍田不同,他們拎一百個人出來,都不一定有一個人能有自己的田畝,來當兵也是因為沒地可種,或者被拉壯丁過來的而已,能有多大膽氣呢?

但大明那邊就不一樣了,一個個都是洪武軍戶的人,軍戶制度雖然到後期廢弛,幾乎沒有戰鬥力了,但在洪武年間,前三代的軍戶,那絕對是戰鬥力爆表的。

因為他們剛剛從窮的叮噹響,蛻變成為了有田有房有職位的軍戶,這放到後世就想到一個快餓死的乞丐,突然被分進了國企編制,然後還市區分了兩套房,你這時候跟他說有敵人打來了,你試試?

朱啟這邊,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思想教育強化,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情況,一個個有資產的軍戶們,一個多月的洗腦下來,已經認定劉益和北元就是要搶他們資產的人了,一個個那眼珠子都紅了,你把劉益現在扔給他們,那真的能被生吞活剝咯。

戰鬥意志,和戰鬥理由那就已經不在一個層面上了,更別提有黑科技加持之下,戰鬥力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。

打仗打的就是一個士氣,即便是海戰,士氣也是至關重要的,而戰船裝備之所以同等重要,是因為戰船裝備直接影響士氣,坐在大船上,去打一票坐小舟的,那士氣絕對是不一樣的。

但此時北元士兵們的視角來看,這大明的艦隊也不少啊,黑壓壓的一片望不到頭,他們晚上又不嘮嗑,又不閒聊的,除了中高層軍官之外,誰知道大明水師的實力啊?中高層軍官不去盤剝基層將士就不錯了,誰還跟大明的中高層軍官一樣,每天晚上還跟你坐一起聊天啊?做夢去吧!

基層將士們,光看剛才發生的一幕,就已經心生恐懼了,再看大明水師的勢頭,意志力已經被直線削弱了,也就是現在還沒逃跑而已。

就見到那十艘跟惡鬼一樣的龜船,甩開了沉默中的十艘北元大船,直朝著北元艦隊,大船最多的地方扎堆兒的衝了過去,那真的是絲毫不懼。

這氣勢,這膽魄,真就沒誰了,唐時秦王李世民三百親衛破敵十萬軍陣,也就僅此而已。(有說十人破陣的,我感覺三百說法比較靠譜)

這邊劉益全然不知,自己這邊的軍心,已經因為大明十艘龜船的強悍戰鬥而產生了動搖,他很快催促全軍繼續出擊,讓大船別管龜船,只顧著去追擊大明遼王就行,其餘大小船隻去纏住龜船,只要遼王纛旗所在旗艦被自己擊沉或者俘虜,大明這一支水師,自然就是囊中之物了啊!

劉益想的很美好,看著自己這邊艦隊軍容整齊,覺得優勢在我了。

但很快,他就發現情況不對勁了。

那些大船雖然也開始靠著大明遼王的艦隊開過去了,但速度並不算快,不多時就被龜船又追上了十艘,轉瞬間就被打沉了,餘下的那些中小型艦船,一個個都開始見風使舵了起來,沒有幾艘是直奔龜船而去的。

即便有幾艘膽子比較肥的,忠心於北元的艦船考過去,也是立馬就被打沉了,龜船這種不計成本包了鐵皮殼的船隻,防禦力就不是這些中小型船隻能比的,更別提人家龜船全是划槳,無視風力的行動力,正常海船拿什麼比?

這龜船就是為了戰爭而生啊!

這一來二去的大小船隻接連沉沒三十艘!這已經是十分之一的陣亡率了!

要是放在陸戰上,古代的一般軍隊有十分之一的陣亡率出現,直接就士氣血崩了,還打個屁啊。

這邊北元艦隊的不少船隻,都出現了動搖,而反觀大明這邊的戰船,根本就是一往無前!

…………

徐增壽站在一艘大船之上,他以前是不會打海戰的,跟著父親徐達學的,也多事陸軍戰法,對於水師戰法,學習的也都是陸軍戰法轉變而來的,畢竟水戰能用到的實在不多。

但開船這事情他不拿手,率軍戰鬥這種事情,他有經驗啊!

雖然是勳貴二代,但徐增壽的父親是當世名將徐達,正所謂虎父無犬子,在遼王朱啟的面前,他是圓滑了一些,但自面對敵人之時,尤其是北元大軍,他是絕對的鋒芒畢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