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千萬別以為大航海時代的跨洋航行的帆船全都是西方自主研發的,起碼就在風帆上面,西方大船的帆就是由橫帆、拉丁帆和斜桁帆三部分組成,橫帆是他們自己的,拉丁帆是阿拉伯人的發明,而斜桁帆,則是中華硬帆船的專利。

這就是學習的重要性,不能盲目自大,更不能妄自菲薄。

而就遠洋航行來說的話,吃風大,速度和負載有很大的優勢,而且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,更加細節的調整船帆的西式軟帆船,自然是更加適合遠洋航行。

但操作簡單方便,所需人員少的硬帆船,則比軟帆船更適合近海和內海航行。

所以遠洋用軟帆,近海內海用硬帆,這才是歷史已經證明的正確答案。

還有另外一點,那就是如果用於海戰的話,西式的軟帆船比中式硬帆船要更加合適,主要願意除了轉向和瞬時加速更加靈活以外,就是自身較輕吃水淺的西式帆船,能裝更多的大炮!

火力就是正義!

當然,不管你什麼帆,統統不如鐵甲艦,蒸汽船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

大沽口船塢的工匠們,也沒想到遼王殿下居然對船隻如此感興趣,其他的大人們可是很少會詢問這些,雖然大明現在也有海運,但畢竟不像西方國家那樣,有一個龐大的地中海,註定了他們以海洋為生命線,一個個都是海洋性的國家,所以從上到下,對於海事並不是很上心。

這些工匠們也是一一作答,而朱啟問的問題,在他們看起來,就是有些難了,比如這最大的船隻,能航行多遠無需補給?如果遠離海岸,遇到大風大浪如何啊之類的問題。

這些工匠們也就只負責造船,這些問題他們哪裡懂啊,一個個的也都是大眼瞪小眼的。

大沽口船塢負責的官員,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。

朱啟雖然不抱有什麼希望,但看到就連這些專門從事海事的工匠和官員們,都從來沒有關心過遠海航行的問題,就知道想要把大明引導向大航海方向的話,絕對不是改造一個船塢的問題。

但難做不代表就不去做了,總得有人來做這件事,朱啟雖然比較喜歡摸魚,但不代表就想看著歷史的軌跡按照原先的世界線來發展,坐等西方在百年之後,開啟大航海時代然後吃的滿嘴流油。

至於說到底怎麼做,朱啟已經在心裡面有了一個大概的規劃了。

而這個規劃,也跟王傳奇有關。

三天的時間過得很快,王傳奇那邊很快就帶著自己的海盜,不對,是義軍船隊,來到了大沽口了。

那些海船一律停在了的港口外面,主要是港口就那麼大,一下子冒出五十來艘船放不下。

王傳奇自己坐著小船,帶著一眾海賊團的領導層門,也就是二當家三大將這些人,都上岸來了。

一上岸,就看到了兩邊都有老百姓們在揮舞小旗幟,還拉起了橫幅橫條,很是熱鬧,一個個的全都在歡迎義軍英雄的歸來。

王傳奇那是熱淚盈眶啊,快四十歲的人了,本以為這輩子也沒辦法洗白身份,以漢人身份堂堂正正的踏足中華大地,卻沒想到天下一個霹靂,朱元璋橫空出世,十數年橫掃八荒六合,大明重開大宋天,胡元也被趕出了長城以外,這等改天換地的事情,他居然能夠等得到,可不是熱淚盈眶嗎?

至於說這稀奇古怪沒見過的歡迎儀式,王傳奇就並未在意了,可能是自己海上漂泊幾十年,中原的習慣改變了也說不定。

王傳奇很快就見到了傳說中的遼王殿下,一個英氣逼人的年輕小夥子,但已經聽說過遼王殿下的英勇壯舉的王傳奇,可絕對不敢有絲毫輕慢的態度。

一上岸,立馬就對著遼王殿下拿頭便拜,說道:

“微臣王傳奇,叩見遼王殿下!”

朱啟看到這個四十來歲的漢子也是很高興的,他不僅是自己打敗遼陽平章劉益的關鍵所在,更是自己未來開闢大明朝大航海時代的可用人才啊!

專人幹專事,在海洋上漂了幾十年的王傳奇,海事方面,誰能比他專精啊?

“王都督快快請起!”

王傳奇雖然還沒有被正式任命,但朱啟這個平遼指揮使,臨時認命一個水師都督的權利還是有的,當然最終王傳奇是個什麼職務,還是要看朱元璋的意思的。

相關的屬性,朱啟兩日前就送去應天府了,相信過不了兩天就能回來旨意,給王傳奇一個正式的任命。

這邊把王傳奇攙扶起來,朱啟一陣寒暄以後,便親切的拉著王傳奇的手,朝著碼頭外面走。

淚眼婆娑的王傳奇本來以為可以開席了,大家吃吃喝喝,今晚沒準還能有幾個姑娘作陪呢。

卻沒想到直接被遼王殿下拉著到了街道上,那些百姓們很快開始熱烈鼓掌,隨後又幾個小朋友用古怪的方式斜挎著一條紅色絲綢,上面還寫著“熱烈歡迎王傳奇王都督”的字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