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本名脫脫阿不花,就和元末那位著名的脫脫丞相同名,本是大元朝裡的一位地方都尉,只是後來元末農民起義席捲天下,大明建立以後,連著兩次次北伐戰爭中,奪回了燕雲十六州。

他這個脫脫阿不花,就沒辦法繼續當他的都尉官了,只能化名陳老大,帶著一部分的北元殘兵,假裝是亂民賊人,深入到連綿的雲中山脈裡落草為寇了。

這雲中山脈裡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——呂梁山!

別說是亂世了,就是太平年代,這呂梁山都是著名的三不管地區,窮山惡水出刁民,但凡是個能喘氣的,那都是手裡有兩把刀子的,殺人如喝水,給官家納稅?你還不如來山裡把我殺了呢!

這陳老大憑藉著自己的武藝,還有原先一部分的元人下屬,很快就成了最大的山匪,他這倒不是故意想去當匪徒的,而是奉了大元朝廷的命令,在這個關鍵時刻,儲存實力,以圖天下有變!

如今便是天下有變的大好時機啊!

因為王保保在嶺北大敗明朝大軍,明朝大軍死傷慘重,北元那是立馬就喘起來了,由瞧見大明由戰略進攻,轉為了戰略防守,就連王保保也覺得時機成熟,戰機已至!

今年自入秋以來,便開始大軍進犯北疆,但王保保的目標,卻並不在北方的大同一線的防禦圈,而是將目光看到了西邊的門戶,緊挨著隴右地區的雁門關,偏關和寧武關一線!

就陳老大所知,元朝真正的大軍,早就已經暗中活動到了大明西北一線,北邊的攻勢不過是虛張聲勢的佯攻罷了。

但想要正面開啟西邊的雁門,寧武和偏關外三關,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,他這個預先留下來的棋子,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了。

算上他自己的本部人馬,還有最近他聯絡的各方盜匪,已經在雲中山裡,雲集了三千之眾。

除了這三千人之外,還有北元從各個地方保留滲透進來的小股部隊,算在一起,也有近千餘人,他們是在第二次北伐戰爭裡,如同陳老大一樣被留下來的人。

這已經算是北元朝廷,在中原地區,最後的一股力量了。

總計算在一起,也有四千人的戰鬥力了。

這四千人,便是壓倒明朝防線的關鍵力量,只要西邊的北元大軍對著外三關發起進攻,他們這四千人,便會瞅準最薄弱的關隘,在最合適的時機發起雷霆一擊。

到時候就假裝是明軍趕來的援軍,如果能騙開城關自然是最好的,如果騙不開也不要緊,到時候直接強行兩面夾擊,只要攻下了一處關隘,北元大軍就可以趁勢入關,攜著雷霆萬鈞之勢,席捲中原,光復大元!

一想到這裡,陳老大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面前一棒子的匪徒們,卻還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就要跟著陳老大一起去當漢奸了,在他們聽來,這陳老大正準備帶著他們幹一票大的——去把官軍給搶了!

陳老大忍不住露出了笑容,丞相王保保的計劃,真是萬無一失啊!

這次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