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遼王殿下都拍板決定了,他們也不好說什麼了,只當是陪遼王殿下走一遭,巡視一下好了,不知道此時在太原府那邊,有沒有收到胡騎的訊息,然後出兵拿下這一分功勞呢?

這樣一想,心好痛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王季穿著蓑衣斗笠,走在山丘之上,他本來只是一個新兵蛋子,但因為拿了演武第一,表現出眾,甚至不少老兵都不如他,短短一個月的時間,竟然被提拔成為了一名斥候。

可別以為斥候的地位很低,一般計程車兵,還真的比不上斥候呢,斥候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,能擔任斥候的,也多是有前途,有能力的人才可以。

王季此時已經換了一個伍長了,是一個精裝的兵漢子,從翻陽湖之戰開始,一直跟著大明皇帝朱元璋,後來作為內地漢民填邊到了太原府,本來都已經退役了,這次兵源不夠,跟王季一樣,重新應召入伍加入了軍隊之中。

但於生活所迫的王季不同,這位伍長卻是因為“不從軍也不知道幹什麼好了”,這樣在王季看來頗為奇葩的理由,重新回到軍隊之中。

因為是老兵,又有斥候的經驗,如此便是斥候哨隊的一名伍長了。

此時伍長就跟王季一樣,匍匐在地上,教著王季一些斥候的技巧。

一行五人沒走多遠,便瞧見了前面有一戶人家,伍長先是抬頭看了看天色,隨後等候了一陣,瞧見那戶人家炊煙升起,這才領著身邊四人靠近了過去。

那戶人家裡只有一箇中年婦女在做飯,突然瞧見有五個軍漢過來,也是嚇了一跳,直瞧見他們的打扮,還有口音,這才鬆了一口氣。

原來是自家明軍啊,那便沒什麼好怕的了。

明初時候的老百姓,是十分歡迎大明軍隊的,至於說那些思念故元的人,都是士紳而已,他們在北元控制中原的時候,過的比以前還要舒坦,團結士紳的北元對他們也是相當不錯。

但底層老百姓就不用多說了,縱然元朝也曾經有一些體恤民生的政策,但到執行側面上,一大堆品行不端的漢奸走狗,還有不把漢民當人的草原來的元人官員們,能執行成什麼樣就不必多說了。

搜刮民脂民膏,禍害百姓,那都是家常便飯,甚至在民間,傳出了摔頭胎的習俗來,你品,且細品。

這大明朝的建議,對於老百姓們來說,那真的就是翻身大解放啊!不僅家家戶戶都有田,活得也比以前更有尊嚴了,有什麼理由不歡迎明軍呢?

那中年婦人熱情招待了王季一行人,但他們是來詢問情報的,並不是來感受鄉里的熱情的,那婦人一聽他們詢問最近是否有什麼異常,一下子緊張了起來,支支吾吾的說沒有。

卻突然聽到一聲馬叫嘶鳴之聲,就聽門外來了一個漢子的聲音:

“婆娘飯還沒做好啊?”

王季一愣,其餘人等也是一愣,那伍長到已經是按到了刀柄上了,只聽一聲出鞘之聲,那伍長沉聲問道:

“你這山民,怎的有馬?!”

————

(求票!求追讀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