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摸魚和訓練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洪武七年,七月。
經過兩個月的行軍,徵虜大將軍徐達,率領若干徵虜副將軍,抵達了山西太原。
山西,控山帶河,四塞之國,天下之肩背。而山西之肩背,北方之存亡,天下之安定,又皆繫於太原。
山西乃是四通八達之地,自古要衝之地,東可進北平,河間,西可入河套,關中,南可驅洛陽,再加上山西地處高處,俯瞰中原,自古就是兵家兵爭之地。
王保保就是因為在第一次北伐戰爭之中,與徐達對質在隴右地區之時,常遇春趁機奪取了山西,繼而席捲華北,打的那叫一個天下無敵手,這才有了一舉將北元幹出華北的戰果。
此時的山西自然就在明朝的控制之下,徐達的任務是整頓具備,訓練軍隊,準備防禦,便繼續北上前往大同,著手一線防禦事宜。
但大同府周圍已經可以時不時的見到北元騎兵,所以徐達並未讓朱啟等人也跟著來大同,而是留他們在太原,訓練新兵。
明朝是衛所制搭配募兵制,衛所的形式有點類似唐初時候的府兵制度,士兵都是半農半兵,打仗的時候徵招起來,平時就在家種田,自給自足,稱之為軍,也就是軍戶。
但明朝除了軍戶之外,也是有兵丁的,營兵就是募兵而來的兵丁。
軍與兵的區分就在於,軍是世襲的,全是軍戶,兵是臨時召集起來,是不是軍戶無所謂,而且兵是要吃糧餉的,不像軍戶自帶糧食,還給朝廷繳納糧食,而且兵是不帶家屬的,有點類似現代的職業兵的形式。
朱啟他們訓練的,就是新招募起來的營兵。
不過朱啟倒是不用下基層,去跟那些兵丁們接觸,也不存在每天同吃同睡,然後一起訓練之類的狗血事情。
徐達還不至於讓皇子去幹這個,朱啟的任務就是統帥將領,看著他們練兵,有什麼問題給協調一下就好了。
而朱啟本人也對軍營生活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來,留在太原城裡的時候,也是沒事畫畫,這裡逛逛那裡看看,總之就是一個字——使勁玩!
朱棣幹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,甚至還有次瞞著身份,下軍營去跟兵丁們肉搏摔跤,當然,他一個十四歲的小弟弟,肯定是摔不過人家二十幾歲的壯漢的。
說實話,看到朱棣如此熱血男兒的模樣,朱啟也很羨慕,也在睡著以後,想像自己如同大多數的小說男主角一樣,天天混軍營,威望大漲,三兩個月就帶著一群新兵蛋子直插草原,封狼居胥!
不過睡醒以後也就不想了,夢想很美好,現實很骨感,何況還有如此之多的曠世名將,自己還是不要多此一舉,拖別人後腿比較好。
如此一想,朱啟摸魚摸得更加心安理得了起來。
朱啟能摸魚,甚至連朱棣都可以摸魚,因為他們是王爺,徐達又不在身邊,真就沒人可以管,但徐增壽,李祺和李景隆三人可摸不了魚啊。
他們三個都被分配到了具體的練兵任務,因為三個都是年輕人,帶的兵人數也不多,一人兩百來號人,相當帶著兩哨營兵。
明朝時候,一般是五人為一伍,二伍為什,三什為隊,三隊為哨,五哨為總,五總為營。
到了太原之後,三人便開始按照之前路上,朱啟吹的牛逼那樣,開始練起兵來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
太原,兵營。
王季是家裡排行最小的兒子,本是山西祁縣人,原先是民戶,但北元騎兵把他家的田給燒了,沒了糧食,也就只能應召入伍,來太原集合當營兵來了,也算是有口鐵飯碗吃了。
剛來太遠沒多久,便聽說來率領自己的,是一個勳貴子弟,名叫徐增壽,大將軍徐達的兒子,隸屬徵虜副將軍遼王朱啟管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