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老道士悠然離開,徐妙雲看著玉佩納悶的時候,邊上有一個人喊道:

“咦!這玉佩我好眼熟啊,之前在瀟湘館,那位寫了《花下酌酒歌》的大才子,也戴的這一塊啊!”

有人立馬不解道:

“你怎麼知道是同一塊啊?”

那人很快回答:

“因為那位大才子,也戴的是半塊玉佩唄,而且樣式特殊,我敢肯定,這兩塊玉佩一定能拼到一起!”

說罷,那人就衝徐妙雲拱了拱手,笑道:

“恭喜姑娘啊,竟然是和那位大才子有如此羨慕的姻緣呢。”

寫《花下酌酒歌》的大才子……那不就是遼王殿下嗎!

徐妙雲只感覺天旋地轉,原本還有點疑惑的樣子,但一聽到自己的命中註定之人,竟然是遼王殿下,當時就有點慌了神,本來都掐滅的好感,突然之間死灰復燃,甚至還澆了一把油。

周遭的老百姓們,自然也是有知道《花下酌酒歌》的作者的,當即有人喊道:

“是遼王殿下啊!”

“啊?遼王殿下?那道士說的是真的嗎?這位姑娘的命中人,是遼王殿下啊?話說遼王殿下去瀟湘閣了啊?”

“我聽說遼王殿下是去瀟湘閣學習取材的,大家可不要想歪了。”

“嗯?我怎麼聽瀟湘閣老鴇說,遼王殿下很厲害,她閣裡的姑娘都想的緊呢。”

“啊這,她們想緊我知道,但不能汙衊遼王殿下。”

“是這麼個道理,遼王殿下多麼正人君子的一個人,不要胡說。”

“那道士怕不是亂說的吧?萬一遼王殿下找他麻煩……”

“嗯?那道長呢?”

百姓們議論紛紛了起來,徐妙雲那是心亂如麻,邊上的貴族小姐們一看到這出,趕忙拉著徐妙雲走了。

而躲在暗處的朱啟,從頭看到尾,一直等到徐妙雲被人拉走,邊上百姓們也依然在議論不已,這才放心下來。

朱棣倒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,奇怪問道:

“三哥,你這計劃層層遞進,安排的這麼好,剛才你怎麼不出去拿出另外半塊玉佩,這美事不就成了嗎?”

朱啟衝著朱棣翻了一個白眼,一聽就是從未思考過複雜劇情的小夥子,說道:

“我這直接出去,這姑娘聰明點直接就想到可能是預演好的也說不定,就算我跟她兩情相悅,但不把輿論鬧起來,我還能直接把她帶回宮裡去啊?我肯定要事出有名啊。

你我是皇子,是大明朝的親王,紈絝能做的事情,咱兩做不了,宮裡那麼多規矩,你又不是不知道,必須要借勢而為,懂不懂?而且有些時候,隔靴搔癢才能越撓越癢,釣魚越急反而越沒有魚!”

朱棣雖然聽的迷迷糊糊的,但覺得很厲害,眼神裡崇拜的神情,那就不用說了,但想了想問道:

“但三哥,那群小姐裡沒準就有謝氏,你跟徐家丫鬟鬧出緋聞,萬一這謝氏對付那個徐家丫鬟怎麼辦啊?”

朱啟哈哈一笑,說道:

“不錯,你能想得到,我能想不到?放心,一切都在你哥我的計算之中,先不說這謝氏會不會去費周折對付徐家的丫鬟,我肯定還有下一步要走的啊!不然我讓這麼多人演了這一齣戲,這一半的人都是演員,難道就讓人看熱鬧了?”

朱棣來了興致,問道:

“下一步是啥啊哥?”

朱啟一扭頭說道:

“走,去找徐增壽去!”

——————

(求推薦票求追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