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然在整個市場轉了幾圈,大概瞭解了一下行情。然後選擇了一家名叫老劉海鮮的店面,與老闆攀談起來。

“老闆,你家這蟶子多少錢一斤?”

老闆抬頭看了一眼黎然,發現是個小夥子,熱情也就不高,簡單的答道:“15一斤。”

黎然下手摸了一下,發現這家店的海鮮整體質量比較好,個頭大、分量足,看來老闆也是個本分的生意人,也就沒在意他的態度。

海鮮這生意就是個良心活,以前新聞裡經常報道海鮮市場的各種貓膩,以次充好都算是初級手段,甚至有的皮筋綁到海鮮上,都能賣到跟海鮮一個價,各種手段數不勝數。

透過這些細節就能看出,這家店的老闆起碼在做生意這方面還是比較有誠信的,這也給黎然留下了不錯的印象。

老闆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,黎然隨手遞給老闆一根中華,這是來之前準備好的。

老闆一看牌子,笑著接過煙說道:“小兄弟之前沒見過,第一次來嗎?”

“嗯,家裡開了幾個飯店,每天海鮮量用得比較大,家裡市場的價格太貴了,自己出來看看有沒有便宜的渠道。”黎然娓娓道來。

老闆猛吸了幾口煙,來了興趣,這可是一筆不小的生意,一般飯店採購數量都比較多,而且長期穩定,要是能持續供貨,也是一筆不小的生意,而且還方便省事。

“小兄弟不是我跟你吹,我這裡的價格絕對是整個市場最便宜的,別看他們吆喝的歡,但是他們的拿貨價就比我高,真要跟我比價格,他們沒有任何優勢,因為供貨的就是我的表弟。”老闆得意的說道。

透過跟老闆的交流黎然瞭解到,整個市場每天早上由臨海城市來都是集中供貨,大家根據自己店的情況採購,其實貨源都是一樣,定價高低就看拿到貨的賣相和品質了。

他想了想說:“老闆,我要是從你這邊進貨,能不能每天單獨給我進一些我需要的海鮮,價格再低點,起碼要比市場上的拿貨價要低。”

“小兄弟說句實在的,我還不知道你能要多少貨,要是每天就能要個三五百斤,我這個店就能給你供,而且我拿貨方便不說還便宜,我肯定給你合理的價格,做生意嘛,長長久久才是真,最終還是要看你每天到底能要多少,價格都好談嘛,你說呢?”

黎然也認可老闆的說法,畢竟兩個人也不熟,不可能上來就給他交實底。

“那行,要是我每天能要五千斤,你能給我什麼價格。”

“多少?!”這回輪到老闆吃驚了。五千斤,差不多是一貨車的量。

“五千斤。”黎然肯定地說道。

經過一番口舌之爭,黎然最終把小海鮮的價格談到了6塊錢左右,再談下去老闆死活不肯了,他估計了一下這應該也就是老闆的底價了。

比紅林大市場的價格要便宜了一倍,雖然價格便宜了,但是黎然也需要承擔風險,畢竟海鮮這東西放不住,要是賣的不理想,真有可能陪個精光。而且還要自己來提貨,他不負責送。

老闆也有顧慮,第一次黎然就要了這麼多貨,要是送到了他不要,或者路上有一些損耗也是個麻煩事。所以老闆要求自提。

就算老闆不提,黎然也是想要自提的,畢竟自己的門路不能讓老闆摸清,還是保留點神秘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