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中海的家裡。

易中海為了不讓老伴兒心生隔閡,不得不向易大媽講述那些金條的來歷。

“當聾老太太把那本書交給我的時候,我已經感覺到了異常。

原因很簡單,聾老太太本身就不識字,他為什麼要把一本書交給傻柱呢。

況且傻柱還是一個傻廚子,瓶子裡也沒有看書的習慣。

所以我很確定聾老太太剩下的那些金銀珠寶就藏在這本書裡面。

但是這麼多年來,我花盡心思研究這本書,卻沒有得到絲毫的線索。”

看著易中海手裡的書,易大媽接著說:“書裡面肯定藏有線索,但是聾老太太的到底交給你了多少金條。”

易中海本來想著能夠透過這本書來擾亂一大媽的視線,現在看到一大媽不依不饒,他也只能將事情講了出來:

“當年聾老太太把金條藏在了房子的牆角。

聾老太太死了之後,我顧不得,把他的屍體焚化,就急匆匆的趕到了四合院,然後拎起鋤頭在他的屋子裡尋找了起來,結果在磚下面找到了一個木箱子,木箱子裡面是20根金條。

“20根金條,這聾老太太可真夠有錢的。”一大媽驚訝的說道。

她是平民出身,這輩子都沒有見過一個金條。

像那些農民們,在地主的手下幹大半輩子活,所掙到的工錢也不值一根金條。

易中海得意的說道:“轉悠小看聾老太太了。

聾老太太可是當年大官的外室。並且很受寵的。

所以沒有被大官放在官邸裡面,就是因為害怕被人欺負

在這種情況下,你覺得那個大官會對他小氣嗎?

其實是20根金條,在隨後的日子裡因為傻柱的事情,因為秦淮茹的事情幾乎花個七七八八了。

現在只剩下五根金條了。”

聽到這話,一大媽心中有些懊悔,當年要是知道易中海手裡有這麼多的金條,一大媽絕對不會讓易中海收傻住,收賈東旭當兒子。

他們可以靠這些金條抱養一個兒子。

只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。

這簡直是偷雞不成蝕把米。

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後,易大媽這個時候也不再猶豫。

站起身催促道:“老頭子你趕緊去吧,趁著天黑沒人將那些金條都帶回來,然後你要小心一點,不要被人們跟蹤了。

我總覺得咱們四合院內好像一直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,但是每次扭過頭去檢視,卻沒有發現是誰在盯著我。”

易中海也有這種感覺。

他原本以為只是錯覺,現在聽到一大媽這樣說,心也懸到了喉嚨眼裡。

不過意中海並沒有放在心上。

他也是多年的老江湖了,這些年幹過的事情比有些人吃過的鹽都要多,哪能在這陰溝裡翻了船。

“你放心吧,我可是接受過聾老太太培訓的,你也知道聾老太太的厲害,依照他那套辦法,誰要是跟蹤我,我第一個就能發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