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舊倉庫位於紅星軋鋼廠東南角。

門前雜草叢生,水泥臺階上遍佈青苔,牆壁上掛著“紅星軋鋼廠重點實驗室”的銘牌。

那個華清大學的畢業生,就在這裡工作。

王衛東曾請教過一位相熟的八級老鉗工。

老鉗工雖很輕鬆設計出水箱,卻對鋼絲繩的佈置和機械開關的設計,缺乏概念。

設計出來的淋水器,無論從堅固耐用方面,還是從便利性方面,都無法達到王衛東的要求。

這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眼光和思路有侷限。

這個華清大學畢業生,據說是從部委下來的,背景很深厚。

一進入工廠,就被楊廠長賦予重任,研究空氣炸鍋。

這樣的人才,也許有其獨到之處。

紅漆斑駁的大鐵門虛掩。

剛靠近大門,王衛東就聽到裡面傳來一陣喧譁聲。

“江德銘,你這空氣炸鍋...好像不好用。”

“呵,失敗是成功他媽,我再試驗99次,一定能成功。”

“...希望你快點完成實驗,咱們廠子不富裕,還想靠著空氣炸鍋多分點任務量。”

“我看啊,這純粹是浪費資金。”

“就是,這大學生就會吹牛。”

難道被楊廠長寄予厚望的空氣炸鍋專案失敗了?

王衛東心中一嘆。

他雖只是卡車司機,也知道這一次五星軋鋼廠為了空氣炸鍋專案,暫停十多個專案,可謂是孤注一擲。

王衛東敲了敲門,沉悶敲門聲迴響,沒人回應。

只能溜進去。

空氣中瀰漫著燒焦的氣味,倉庫正中央的實驗臺前圍著一大堆人。

王衛東只是打量兩眼,就在人群中看到楊廠長,一大爺,李副廠長。

楊廠長身穿中山裝,上衣兜裡插著一支鋼筆,眉頭擰成疙瘩。

一大爺頭髮花白,身穿軍綠大襖,撇著嘴偷笑。

李副廠長,躲在人群外,面無表情,生怕這個專案沾上他。

實驗臺前,那個戴著眼鏡,面板白皙,渾身散發出書生氣息的年輕人應該是江德銘。

他一臉不可置信,喃喃自語:“不可能,這不可能...”

“這是我大學四年,含辛茹苦研究出來的成果,絕對不可能出錯。”

他的樣子像極了DNA鑑證中心裡那些拿著報告單的老實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