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書館裡面非常的安靜。

婁曉娥出於好奇心開啟了這本,但是看著看著,整個人就徹底沉浸了進去。

除了有時候會遇到一些生字不認識,需要請教何雨柱之外,其他時候都安安靜靜的不會說話。

何雨柱也是頭一回看這種繁體字版本的,但是好在簡繁體之間大部分都是相通的,而且熟悉書本內容的他能認出那些字該怎麼念。

此時的圖書館裡面光線不算特別好,燈光也是那種黃色的白熾燈。

所以看書的時候會顯得有些吃力,沒有辦法,何雨柱只能夠湊過去仔仔細細的看。

不一會兒,兩個人的腦袋就挨在了一起。

旁邊就是婁曉娥,淡淡的幽香從她的髮間和領口一陣陣襲來,伴隨著書墨的香味,讓何雨柱感覺如在夢中一般。

果然,書中自有顏如玉,古人誠不我欺啊!

他卻不知道,旁邊的婁曉娥其實已經緊張的腳趾緊緊蜷縮到了一起。

男女的體溫差異很大,尤其是冬天的時候,就格外的明顯。

何雨柱體格子好,火力強,在她旁邊的時候就像是一個小火爐一樣。燙的她臉都紅了。

兩個人一邊看著書,一邊感受著旁邊人的溫度。

就這樣時間慢慢過去,竟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。

“柱子哥,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啊?為什麼我看不太懂?”

婁曉娥指著書上猜燈謎那一段,一臉不解的問道。

何雨柱看過去時,卻正是薛寶琴的那首。

裡面的內容是這樣的:不在梅邊在柳邊,箇中誰拾畫嬋娟?團圓莫憶春香到,一別西風又一年。

後面書中給出的謎底是紈扇。

婁曉娥捧著腦袋,眉頭微蹙,“我怎麼想都想不明白,這首詩跟紈扇有什麼關係?”

何雨柱頓時笑了。

作為一個資深紅迷,他當初也是為此而大惑不解,所以後來在大學上古文課的時候,特地請教過老師。

“這首燈謎詩可不像現在的燈謎那麼淺顯,每一句都暗含深意,你得理解詩的含義才能明白謎底是什麼。”

他指著那兩行字對婁曉娥解釋道:“你看,不在梅邊在柳邊,說的是這物件不是冬天用,而是夏天用的。箇中誰拾畫嬋娟,指的則是古代紈扇上面常常畫的美人圖。紈扇是女子用的扇子,多以美人為畫,但也有用花鳥的。”

“至於後面兩句,團圓莫憶春香到,一別西風又一年。團圓有紈扇是圓形的隱晦,而且又暗含中秋之意。至於一別西風又一年,古時以西風多指秋季。過了夏天到了秋天,可不就用不上紈扇了嗎?再想用到就等等到下一個年頭了。”

婁曉娥聽完何雨柱的解釋之後,非常開心的說道:“原來是這個意思啊!聽起來好有詩意的樣子。柱子哥,你真是太厲害了,連這麼深奧的知識都懂呢!”

何雨柱心說:厲害的不是我,是曹雪芹,以及我大學古文老師。

現在也就是沒有網際網路,要不然你隨便百度一下,啥都知道了。

何雨柱被婁曉娥瘋狂崇拜,心中也是暗爽。

不過這時候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,都已經日落西山了。

從這裡回去騎車還有老半天,何雨柱便說道:“天也不早了,咱們趕緊回去吧!額……你過來找我跟你爸爸說過了嗎?”

婁曉娥抬起下巴,笑嘻嘻的說道:“我已經跟我爸說過了!他聽說我是來跟你學外語的,就一口答應了呢!”

“他答應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