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六章 牢獄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漢軍之內,面對今次三方會師,不論分別良久的各部將領,就是普通士卒,亦興奮不已。
拋開初次出戰的安夷兵,和中途加入的旄牛兵與德陽兵士,原奮勇軍人馬,多是相識,即此分別將近五月之久。
今得見熟悉面孔,多有種恍然隔世之感。當日分別時,誰能料到大多數會活著再見?
而於五個月內,越嶲郡全部,犍為屬國,包括腳下的益州郡全部,南中叛亂之於五郡,有此三郡已為本軍人馬所平。
事實勝於雄辯,不僅是南中之外的益州州府與地方官吏,沒有料到大軍進展會如此順利,連處於戰前的劉釜本部人馬,也沒有想到己方之平亂會這麼迅速。
就是面對實力最強的孟氏,於剛剛過去的短短半月內,為大軍發起攻勢後,即土崩瓦解,潰不成軍。
旁觀者來看,漢軍勇武無畏是一方面,來源於主將劉釜及手下將領的英明指導,則是另一方面。
藉此,必勝信念,充斥每個人的意識之內。
誠然,南中平叛之順利,也不是人人都願意看到的。如胸懷他意的益州牧劉璋,本想要瓦解窮盡奮勇軍,而今卻是成全了劉釜及手下的奮勇軍。等待孟氏大敗訊息傳回成都,可以想象到的是,州府會再一次雞飛狗跳。
……
會師當日,滇池城下。
即使眼看勝利在望,將領們卻是很清楚,只要滇池沒有拿下,那漢軍於益州郡就不算真正意義的勝利。遂,各部人馬打個照面後,多無言談交流,按照軍事安排,進行多方駐紮。
至於三軍部將,安頓好各部人馬後,除戰略值守之副將,各部主將,為劉釜所召,前往大帳議事。
在大帳之畔,有一小帳,正是劉釜休息之所。
此時於帳內,法正和孟達二人,自方才率部到來見禮,即為劉釜請入帳內相敘。
拉著法正和孟達,兩人一左一右,促膝而坐。
劉釜臉上充斥著重逢之喜悅,即是法正孟達二人早於信中說明了軍途所為,他還是耐心的問詢傾聽。
而處於左右兩側的法正、孟達,為劉釜的舉動,尤其這種親近行為,內心之感動,不言而喻。
便是離別良久,各處作戰,但主將、亦是好友,待之二人私下感情,從未變過。
如此胸懷大志,重情重義之人,可不正是無數懷才者,期許的人主之姿?
法正與孟達心皆有慶幸,若非二人當日沒有入蜀,沒有遇到劉釜……也就沒有今日之一切,於之有一個實現抱負之舞臺。
劉釜沒有注意到法正、孟達間細微的表情變化,他輕輕頷首,方聽完法正於當下之戰看法,即見阿程到來彙報,言之各部將領已經到齊。
劉釜攜二人之手,起身道:“孝直,子度,我等先行軍議,滇池戰事結束,我等再好生相聚!”
“便以將軍之言!”
大帳內。
包括奮勇軍、旄牛軍、德陽將、安夷軍其中四軍的二十多位部將已經到來,泠苞正在同馬增等人,說道滇池佈防。
見身著袍鎧的劉釜等人入內,眾將忙抱拳行禮。
入內後,劉釜溫和以笑,從每一個人臉上掃過,皆與之重視之感覺。
當之居於上首後,臉上表情一收,道:“孟氏覆滅在即,僅剩滇池一城。於此,也意味著我等於南中平叛,達成了大半目標。
而大軍能克服重重困難,取得今日之戰果,皆有賴於諸君共同攜手,共同努力!
有理由相信,在益州郡平定後,建寧、牂牁之定不遠矣!
即是將來州府無賞,我劉釜也會於諸君等有功將士於賞!”
“謝將軍!”
“吾等信任將軍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