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八章 臣服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前半夜間,孟琰不僅打探到呂氏往哀牢運輸財物之事,還探得不韋城南一側,堆積有大量糧草。便是局面當前,誰也不知道呂氏會做出什麼出乎意料之決定。而能奪取這批糧草,守衛之,自是大功一件。
孟琰的想法很簡單,而孟氏現以投誠,為了孟氏之將來,若能憑此戰,獲取更大軍功,除了先前所約,那位肅以賞罰分兵而著稱的平南將軍,定然會於孟氏少些苛責,多些獎勵。
作為南中大族,滇池大部。孟氏內部非常團結,即是以孟氏本族為主,否則孟尚也不會以死換取代表漢廷的劉釜,於孟氏起叛之從輕處罰。
當孟琰挑選了三百人,重新殺會城內,正巧看到了讓之瞠目之一幕。
呂氏部從,正在點燃火把,焚燒內中糧草,已有數個為竹木編制的糧囤冒煙了。
煙霧起,即是整個不韋城都能望到,空氣裡亦然充斥著糧食的糊焦之味。
“殺敵!救火!”
孟琰大喝之下,部卒紛紛反應過來,一面殺向放火的呂卒,一面從旁拿起掃帚等可拿之物,撲滅火勢。
數刻鐘後。
劉楓率大部人馬到達不韋城下,其瞭解到戰情以後,派出一部人馬,支援孟獲,以追擊逃竄之呂氏之敵,餘者部從則是清除城內頑抗叛軍。
半日後,孟獲率部返回。
不韋城也基本為劉楓拿下,接著就是清掃戰場,並向博南、滇池傳達軍報。
三日後,在成功奪下比蘇,嶲唐之地,並收到劉楓大捷軍報後,孟達以地方各以數百人馬駐守,等待滇池派來官吏交接,輔助之收攏地方夷部。
其本人則是領手下千名漢卒,往不韋而來。
一方面討論接下來於哀牢呂氏殘部之戰事,一方面考慮同濮部、僄越部等西南大部之交往。
當日在召集他們這些往建寧平叛之部將商議軍情時,劉釜即明確提出兩點戰略安排。一是起叛之呂氏,必須消滅;二是必須拿回並守衛好建寧多處要地,尤以同行商貿的哀牢、不韋、博南,等多地必須掌握於漢寺之手。
而於奪取滇池當日,於全軍軍吏所行商談中,主將劉釜在談及南中治理問題時,同樣提及了西南商路之重要性。
以之所言,南中恢復與安寧,當以南中郡縣農事,哀牢一線商道為主導。大軍之於軍資所需糧草,便是百姓恢復之生產,財資何來?南中郡縣生產、資源整合是一處,大頭更應是與撣國等貿易往來。
內中涉及治理之道,孟達不是特別瞭解。
但看法正私下於主將劉釜之贊,他即能感覺到,南中,尤其富裕之建寧,當於主將劉釜心中之地位非常重要,亦為接下來南中治理之關鍵。
同時幸而,呂氏幾十年前,取代本落足於此之雍氏,成為建寧大族,只知斂財,而非強武。否則的話,大軍很難穿越博南商道,而以半月之內勝爾。
因此,到達不韋后,劉楓提出當火速派兵收復哀牢,防止呂氏再聚部夷,導致敵情又變時,孟達當即應允。
即於劉楓、孟獲率四千人奔襲哀牢的次日,濮部和僄越部先至,隨後兩日,另有閩濮部、鳩僚部,此中建寧西、南四大部,陸續派本部使者到來不韋,除了面見當下不韋漢將孟達,並提出面見平南將軍劉釜、傳達各部臣服合作之意。
建寧四大部之來意,讓孟達一凜,他忽然想起劉釜曾說話的一句話。
天下之大,世道之上,無永久之敵,唯永久之利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