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氏選擇放棄不韋,那其所退守之地,也就剩下哀牢,哀牢直通撣國,同屬西南商路的重要節點。

據此,足可扼住西南商路之咽喉。且哀牢之所,本就富裕。宜五穀蠶桑,出銅、鐵、鉛、錫……尤以珍寶眾多。

呂氏放棄不韋,孟琰於電石火花間思考到了一個最大之可能,包括僄越部在內的與呂氏貿易往來頻繁之部,這一次或是同呂氏未達成協議,遂不會前來支援。

這樣看來,呂氏及附庸的建寧夷,當下所能動用者,除了散亂的部寨之卒外,所能動用之兵士,僅剩不韋城內的一萬多部人馬!

且若是設身處地,於他處在呂氏的地位,也會這般去做。

據此重要位置,近可同漢將討價還價,借哀牢山脈阻撓衛之,遠可聯絡外部支援。

但實際於今次,呂氏打錯了珠算。

在其部偷潛入不韋的同時,由劉楓和從弟孟獲率之漢軍大部,已經開始向不韋城移動。明日便是不用攻城,雙方定會有一場激戰。而之身處敵人內部,恰可以於戰局關鍵時刻,打亂敵軍之部署。

“若吾部行動遲上一日,或真讓呂氏逃脫。且今次若是呂氏主動出城,吾部之迎戰,當將阻止,順道拿下不韋。不韋一奪,為防哀牢有變,亦將迅速行軍才是!”

孟琰思襯之後,後背驚出一身冷汗。他當下所期望的,即是劉楓部與孟獲部,能快點奔來不韋城下,以防呂氏提前行動。

反之,如讓呂氏逃脫,不韋雖可拿下,但若是其順利退守哀牢,借撣國之兵力,與大軍對抗,以後本部人馬取哀牢,乃至於建寧郡西南諸地,會更加困難。

呂氏不除,建寧全郡不復,孟氏原屬之卒,包括他本人,按照平南將軍劉釜之言,只有助漢軍完全平定建寧,才能全數返回。即是如他和從弟孟獲,獲封軍賜,另得赦免,但依舊不能退出戰場,否則誰來統領孟氏男丁與部夷兵士?

遂而,無論和呂氏之世仇,孟琰便是其身後之於孟卒比漢卒更希望戰事早些結束,好迴歸家中。便是遷移於外所,離開家園,也總比在戰場屍骨無存的好。

城門之下,呂卒之話語依於耳畔迴盪,孟琰略一思襯,他握緊手中彎刀,側身向徐階點點頭,悄然打出手勢,讓之不要輕舉妄動,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,同著大隊人馬往城東而去。

此地有呂氏專門安置的食舍,以做兵士吃飯之所。

孟琰同行徐階所率之部,看似有些凌亂排隊取食,但於實際上,各自都注意著主將之一舉一動,以便及時應對。

不韋之呂宅。

呂蕃是個很會享受之人,不僅宅院規模遠超郡府。便是其年過五旬,老當益壯,足收有九房小妾,正妻娶得更是撣國之公主。

除了這些,呂蕃最多的就是錢!

自雍氏的地盤,為呂氏奪取後,呂氏聚集之財,尤其呂蕃聚集之財,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。

其本人惜才如命,即是因這些年來,呂氏於建寧太過苛刻,多少也有呂蕃之性格影響。這也導致,當呂氏蒙難之時,援助者,除依附之夷寨外,來者寥寥。

知曉漢軍步步緊逼而來,呂蕃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守下去,而是想著該怎麼將於不韋之財富給轉移出去。

故,在過去幾日間,他本人帶著呂氏大族依舊留在不韋,讓漢軍認為其有死守、另有援軍之意。但暗地裡,許多成箱成箱之財物,正為之要求,運往了哀牢。

不韋實無大的援部,退才是出路。至哀牢,可藉助的援部就多了一些,尤其他當年憑藉財物買賣到的撣國駙馬身份,足可號令撣國與大漢交接之地的蠻夷。

若是哀牢也守不住,還可以退往撣國,盤越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