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二十一。

漢軍聯合孟氏降卒,共計一萬七千人,兵發雲南。

以孟達為徵建寧部主將,劉楓為副將,孟獲、孟琰等各位降卒部校尉。

同一時間。

滇池。

花費五日的時間,滇池諸事宜方料理清楚,如本部將士今次征戰益州郡叛軍的傷亡情況,得到了準確結果。

漢軍,含奮勇兵、旄牛兵、安夷兵、含少量德陽鄉兵,另有漢陽夷兵,共計兵力三萬零一千九百人。實際參戰兵力兩萬兩千之眾。

經各軍部統計,於一月的間接性對孟氏作戰中,陣亡將士一千七百三十一人。其中多為旄牛軍和漢陽夷軍,陣亡將士數達一千四百之眾,奮勇兵部陣亡為一百四十五人,安夷兵陣亡將士為一百八十七人。

各軍部共計傷者三千九百九十四人,其中輕傷者達三千六百八十八人,重傷或落有殘疾者達三百之眾。

於孟氏之戰,也是劉釜部,在擴充之後,傷亡最大的一戰。

但如今次降獲的孟氏和反叛部寨財富未能於數日內統計完,於大軍的實際獎賞被放緩,卻是在戰後第七日,也是孟達劉楓部,率部到達雲南前線時,劉釜下達命令,再一次提拔了於此戰中表現突出的四十六位部從,為中層軍吏。

而如法正、劉楓、孟達、霍峻等十多位功勳顯赫之部將,自不能拉下。當日將戰果統計完後,便於州府去信。

於此,法正等人可能不在意,但他身為主將,必須加以爭取。

其明確益州牧劉璋不會回覆,甚至見之權勢增長,殺他之心都有,但劉釜還是按照流程,以禮行之。

為州府請功只是一方面,現在天下已經傳遍,益州牧無容人之量,不惜兵士。

劉釜自要抓住機會,遂這次還單獨上表於許都天子劉協,詳細說明南中當前之戰事,大肆宣揚奮勇軍及同屬漢軍之部之勇猛。

但於劉璋不加賞賜,未有勉勵,甚於敵意之事,卻是主動忽略掉。甚至還讚揚益州牧劉璋能抓住戰機,以之於冬日入南中,借瘴氣未大規模氾濫之事,以行兵事,才揚長避短,取得大勝。

多有為部將,為益州牧劉璋表功之意,便是於自身,劉釜是絲毫沒有提及。

他本身文才斐然,此奏表亦屬於本人親自書寫,朗誦數遍,略作修改以後,發往許都。

劉釜甚至能想象的到,他所書之奏表,後傳入劉璋耳中的模樣,再傳遍天下之情形。

而今,劉璋失以道義,但他劉釜當前還屬劉璋屬將,即便再有不公,未有妄議,更證明之胸懷坦蕩,大義凜然!

這其實也是一種勢!

南中將定,借勢而起,益州遠乎?

袁曹之危機,一觸即發。孫劉之聯盟,實已成行。劉表之於荊州,處兵家必爭之地,平和之下,無數隱患……

這是一個大時代,但同樣是一個悲催的時代。

按照奮勇軍的慣例,陣亡之將士,若是家庭路途遙遠,當將骨灰於來日戰事結束運回家中,並以撫卹之。

此中事宜,這些時日,也在陸陸續續展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