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為了曹操大業,於接下來同劉釜角力之事,荀攸思慮多及深遠,令楊修讚歎不已。
次日間,荀攸與法正,此間兩方主將通訊,言及雙方談判之事。
法正收到信罷,刻意讓荀攸等了兩日之久,並以收到劉釜訊息後,他最終同意兵退十里,以讓曹操使楊修,有機會出潼關,前往說和。
益州軍主動後退,整個潼關局勢,終得緩和,而以楊修率一行上百人,出潼關,趕來親見劉釜本人時,遠在街亭的劉釜,則正在接見一行特殊之來客。
來者可不正是涼州兩大軍閥之一的韓遂。
益州軍華陰之勝,兵敗許都朝廷,傳遍天下,而靠近金城的隴西之所,因沒有妥善處置該部陣亡兵士遺體,惹得大夏城內突生疾疫,且不斷向金城郡傳播。
兩方面關鍵因素,成了壓垮韓遂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不僅如此,華陰之戰結束前一日,正巧漢陽的劉釜部將楊懷、鄧芝、伊籍之屬,調轉進攻方向,沒有繼續攻擊閻行,而是調虎離山,直取金城縣。於益州大將連番進攻下,其部步步後退,韓遂在金城、隴西的生存空間不斷壓縮,加上疾疫生後,金城內部連續量販動亂,實力大損。
內憂外患下,韓遂即是想據守,也無可奈何。
其人故開始於數日之內,連番遣使,接觸劉釜本人,以尋得投效之機。
數日之內,經過兩次遣人面見後,劉釜很是大度的接受了韓遂之投降,但同時,也與韓遂各以約定。
除過韓遂可繼續領金城太守,將來並以同馬超一道,督金城、張掖兩郡事務外,但於金城之地的軍事駐守之權必須交出來。含郡府官吏的大部分任免權,也必須由劉釜本人同意。
從根本上講,劉釜願意給韓遂,就像是給馬騰一樣,一個虛名,一場榮華富貴,可在軍政實權上,當以之為主導。
未來數年,關中,或是涼州,欲要建設發展起來,以軍事和政務主動權,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而於前期,無可奈何的是,他還必須藉助關涼軍閥之聲望,以壓制胡羌、匈奴之屬。
於此中部將,自需分化籠絡。遂在吸取了益州治理經驗,藉助諸葛亮當日建言那般,劉釜對韓遂之部將,如閻行等人,給予了極大禮遇,談判間,許諾了大部分官職,但多數為軍職。軍職之內,甚至不單單是於關涼本地,更於益州地方。
是以,若閻行、馬超,龐德等人,有統將之才,衝鋒陷陣,建立功勳尚可。然若再給予行政之權,於關涼地方,將來,不正是又一割據軍閥,這同劉釜在關涼地方治理目標相違背,他自不會允之。
從大局上看,在接受韓遂投降事上,不以韓遂等人陣前敵對行為,實際上,也是劉釜向世人表明了他寬廣之胸懷。
為涼州穩定,為涼州百姓早日恢復平靜生活,他劉釜劉季安,亦願同昔日之敵,握手言和。
韓遂也明白己方處境。
抵達街亭當日,於仲長統相迎下,他以敗軍之將身份,步行往官舍面見劉釜,藉此表明歸附之意。
至於是否真心歸附,誰又能完全猜透?
無論真心與否,劉釜再一次向世人,表現出了廣闊胸襟。
於韓遂步行來官舍面見時,他已率眾相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