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二章 黃雀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潼關,北臨黃河,南踞山腰。
距華陰戰場東部,二十多里外,半山腰處,亦是處於華陰沿黃河通往潼關的必經之路上。
時已至下午,自取鄭縣,即臨前線的大將劉楓,正好以率千餘名勇卒,各攜帶三日干糧,揹著弓箭,拿著刀矛,成功走狹窄山道,埋伏在此。
帶路之人,可不正是上次幫助劉楓迅速到往華陰的華陰本地人劉進。
劉進因前番數次功績,加上主動參軍,已經被劉楓任命為手下屯長,領導一屯斥候,專門行敵情偵探。
實際上,張郃、高覽部,雙雙不去奇襲,於嚴顏、法正、馬超等將所議,今明兩日,益州軍也會發動對華陰敵軍之戰。
這次對擊敗張郃、高覽部,益州軍將進行了周密佈局,勝局在握,只是荀攸的率先主動出擊,讓益州軍各部有些措手不及。
而劉楓所率之部,正是裡面的關鍵一環,皆此地界狹窄,打算在大軍發起進攻時,專門阻撓潼關援軍。
能看到,道路之上,不斷有荀攸部的傳令兵,騎馬而走。讓益州將士奇怪的是,往來敵軍傳令兵,皆以面色焦急,就是一隊隊斥候,也少有打探四周,好像華陰方向,發生了什麼大事一樣!
劉楓等人,皆草叢埋伏,並未露頭,加上特意避開了敵軍斥候打探,這才沒有被發現。
劉進指著前方道路,壓低聲音道:“將軍,此地要道,為往來潼關必經之地。
明日戰事起,敵軍援助,並從此路出發,而以此地山勢,吾等突襲,定能大勝!”
在這段時間交往內,劉楓已經知道劉進乃是寒士,只是家道中落,少即知兵書,前番還被縣官推舉為鄉吏,但看關中戰生,才同鄉鄰一起離開。
於士人,劉楓非常尊敬。
對於劉進的一些意見,他也會結合戰情采納。
現在聽聞劉進對地勢的分析,劉楓雙目將前後要道盡收眼底,頷首道:“此地甚好!
若能成功阻擊來敵,吾予汝大功一件!”
咚咚咚!
巨大的腳步聲,從遠方傳來,也正在這時,劉楓讓人派出去的斥候,滿頭大汗奔來,見到劉楓後,忙彙報道:“將軍,潼關方向有大部人馬奔來,足有四千之多!”
這邊剛彙報完,劉楓還沒來得及下令,從之部剛剛走過的山道小路上,一名臉上滿是擦傷、頭破血流的黑甲傳令兵士,為人攙扶於面前。
看到了劉楓,他艱難的將一封密封的信件遞到了劉楓手裡,沙啞著喉嚨道:“回將軍,吾部大營清晨造襲,而今全部人馬皆投入了戰場,高將軍有言,但請將軍全力阻撓敵軍支援!”
在聽聞間,劉楓已經開啟了信件,上之所述,與兵士所言無二,字跡正是高沛所書。
劉楓還有周圍聚攏之部,也終於明悟,為何道路之上,不斷往來的敵軍斥候傳令兵,行色匆匆。
“華陰戰事如何?”
劉楓將信件放入胸口,手中的長刀已經被握在手裡,向面前的兵士問道。
“回將軍,末將出發時,兩軍交戰已開啟,但因山道狹窄,以此所行,花費不少時間,到此時,具體戰況,末將定不清楚!”
劉楓率部走過之道,正是從險峻山勢而走,他們上千人,手拉手方艱難而過,自昨日清晨,從太華山方向入山,不算夜間修整,趕路即花費了近五個時辰。
送信兵士,按照痕跡,沿路而來,花費時間相差不多。
五個時辰,眼下當屬於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,高沛之信,來得真是及時。
“汝且下去,好生修養!”
揮手讓受傷的傳信兵士,安於末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