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夜,荀攸率部入駐潼關。

由此標誌著之前為馬超所獲的潼關,不過四日,再度易手。

而從潼關突圍後,馬超集結殘兵,共計一千四百人,奔向華陰。

華陰之地,實際在馬超前番奪得潼關後,留守之卒,尚有兩千,主要防範來自於鄭縣方向的朝廷部。

在當日夜半,馬超歸來之後,為馬超所安排,迅速開始了對荀攸即將到來之部的抵擋。

以潼關丟失之軍報,則是用最快的速度,往街亭,臨晉,懷裡,杜陵方向送去。

潼關失去,意味著關中地區的東部門戶,再次得入了曹操手中。

只要拿下華陰,這個尚被馬超所守之地,荀攸之部,可以直入關中,為鍾繇等人進行戰略支援。

待馬超重整軍備時,當夜之間,潼關之內,荀攸也開始了進一步的戰事安排。

在被清掃乾淨的官舍之內,他先以表達了對許攸等戰死將領和兵士之惋惜,並以擬表上報朝廷。

然後,荀攸看向張郃等將,指著桌案上的地圖,朗聲道:“潼關得吾等之手,然,根據長安傳來訊息,平陵等多地戰事,有失勢之態。

吾等當下,自當迅速拿下華陰,並以往鄭縣方向而去。

四個時辰前,吾已經讓斥候,想辦法繞過華陰,將潼關得手訊息,傳給鄭縣守將,由之配合,前後夾擊華陰關。

務必在這兩日之下,拿下華陰之地。

高將軍,吾以汝為先鋒大將,連夜進軍,於明日破曉,強取華陰,如何?”

高覽在潼關之戰時,只是在最後有了出手機會。

在此之前,張郃大殺特殺,攪動馬超之部,讓潼關局勢迅速扭轉。於旁觀者看去,也知道,潼關能得手,並擊得馬超狼狽而逃,張郃居功至偉。

於諸將之間,荀攸也知道用人之道。張郃既然取得了戰功,那接下來為奪華陰,自當以另一名大將高覽為主。

對高覽的能力,荀攸同曹操一樣,皆為熟悉,更以信任。

高覽得令後,迅速起身抱拳,身上沉重的盔甲,於動作間,發出咯嘣的金屬碰撞音。

“請軍師放心!覽必不辱使命!”

看著這一幕,荀攸慢慢頷首。

他已經對華陰的局面有過粗略顧忌,這次馬超因為大意,被他有機可乘,戰敗而逃。

在華陰之地,馬超所率之守軍,實際不過三千之眾。

這裡面有大部分的傷兵,實際的戰力,已經很弱。

相反,這次他為大司空所命,今日潼關之戰,唯許攸所領之收攏冀州兵五千餘眾,傷亡殆盡,餘者主力幾乎沒有太大損失。

“張將軍,汝率右翼之部,繞路直取重鎮王城。

馬超若敗,必會往臨晉方向退去。”

荀攸直接將馬超的後路也堵住,正在認識到了馬超所率之部,於許都朝廷威脅之大。

這麼一位冉冉升起的戰場新星,既然無法收服,那唯有在戰場上,一勞永逸解決掉,才能為許都朝廷未來的戰略安排提供支援。

考慮到馬超這位將才,於此戰或將隕落,荀攸多少有些感嘆。

近十多年來,傷亡之名士名將,可還少乎?

一如當年之賈詡,滿腹經綸,竟不曉死於宛城一小卒手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