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一章 祁山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長安。
正月裡的長安城,依然充滿著新年的喜慶。
斑駁的城牆,卻是漢室從繁榮強大,走向衰落的最好見證者。
而今的司隸校尉府,正處於長安城內。
而時下之長安,雖有鍾繇代表朝廷安撫,具體之軍事,卻是由馬騰、韓遂等關涼軍閥控制,只是在軍事排程上要接受鍾繇節制。
在韋康與閻溫議謀,以說服韓遂、馬騰等關涼軍閥,全力於街亭前線阻擋益州軍時,鍾繇本人時已經收到了來自前線之報。
益州軍兵分三路,而奪散關、下辨、褒斜路三處。
出兵之迅猛,讓人始料未及。
看著三地分別傳來的軍報,鍾繇馬上讓人叫來幕僚,商議軍事。
等待中,鍾繇望著案几上的關涼地區地圖,愁眉不展。
前番借前番誅高幹部將,挫敗袁氏之謀的機會,正與韓遂等人說服,以歸於朝廷。便是韓遂、馬騰間緊張的關係,亦有緩解,並以關涼之地,重新劃分利益。
但關涼之地的和平與團結,還沒持續一年,就再次因益州軍的來犯而被打破。
作為潁川名門望族鍾氏子弟,鍾繇舉孝廉出身,為官多年,曾助天子劉協,以歸洛陽,並深得大司空曹操禮遇。
現在為司隸校尉,鍾繇自曉得職權重要,一直未敢鬆懈。在確保關中和涼州安寧,以約束各地軍閥的同時,以將之軍事等眾多方面,融入朝廷治理體系之下,也是鍾繇不斷努力的重點。
對於益州牧劉釜,其個人人品,另有行為處事,鍾繇本身是稱讚的。但對於劉釜率部,以取關中、涼州,從大局考量,從許都朝廷整體而看,鍾繇必須去阻止。
遂於當日間,他除了向許都荀彧,在鄴城的曹操發出緊急軍報,以奏稟情況,請求支援外,另以組織軍將防備好高幹之突襲,且集結能集結的所有各路兵士,親臨前線指揮禦敵。
在路上收到韋康來信後,鍾繇又迅速為韓遂、馬騰等人去信,言及情形之危機,為保關涼地區安全,務必不留後手,全力以赴將武都來犯的益州軍,阻擋在祁山以東。
同時,鍾繇還與韋康特別去信言明,防備好前方戰事吃驚,有關涼軍閥臨陣倒戈之事發生,潛意思是,讓韋康務必讓親信任務於戰前督戰,並以協調好各方。
能否抵禦住益州軍關鍵,重新迴歸到了關涼軍閥的團結與協調方面。
且看著前線不斷傳來的戰報,鍾繇還是關中諸官吏,自感頭疼不已,
也就在鍾繇、韋康等、韓遂等人反應過來後,關涼集團和益州集團的正式交戰,從相互試探,轉為明面之上。
下辨。
經過一日一夜的攻城,下辨城,終於為劉釜所奪。
在城破之時,守將馬岱率千之部卒,沿小路突圍往祁山方向而去。
至於遠攻祁山的大將楊懷,未有全力追趕,而是保障本路兵士安全下,穩重的向祁山方向推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