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夜,休沐中的諸葛亮,另有費觀等人,為劉釜請來府上。

等舍內費觀等人看完劉杉手書,又見劉釜探尋目光,諸葛亮方出言道:“依亮看,馬騰之所需,除兵權外,餘者多為虛名,使君可以予之。

便是其手中之兵士,未來使君可讓之守衛武威等地,以防備匈奴和羌人。

至於馬騰之部將,將來使君若得,可以分而獎賞,並以恩遇,以行分化。

此外,於西涼馬氏,其根基之深,使君不可妄加信任!”

諸葛亮一向持重,他對西涼軍閥,顯然也是知之甚多,於內之防備心未減。甚至未來進軍,也要防備之詐投。

這一點上,劉釜也有考量,在於馬騰相投上,至少做好兩手準備。

為事後治理,在請諸葛亮等人到來時,劉釜對有些投效他的馬騰,乃至未來更多關涼勢力之人的安排,實際有了一些不成熟之想法。這一切之前提,是先入主關中和涼州。

諸葛亮方一話落,看出費觀目中帶有思襯,顯然有其他想法,劉釜道:“孔明之言甚是!馬騰等人,多加反覆,將來進軍不可輕信。但若有之助,那進軍涼州,包括關中會順利不少,我部之戰損也可降低。

賓伯可有建言?”

自去歲劉釜主益州後,他於費觀一直敬重,早先就沒有因之為劉璋女婿,乃至於抗擊過他之部屬,而心生怨恨,並一直以之為州府從事,平常更以之巡視地方,安保民生。

當下為德陽令的費禕,亦是費觀晚輩,同受劉釜之請,才有今日。

天長日久,看出劉釜真是治世之人,加上對在江原治病的劉璋之悉心照看,以及為劉循等人大用,費觀警戒之心早已大減,平日督事,添為州府官吏表率,諸葛亮於之,也是敬重不已。

而劉釜每逢大小事,但有不決,常問諸葛亮,今歲夏末,費觀於外督促水利設施建設歸來,諸葛亮不在,劉釜以問費觀。

說起年紀,費觀比劉釜還要小,便是同費禕年長而已。早數年,以年輕即得劉璋信賴,可不僅是女婿,還有治理之能。

費觀頷首道:“回使君,觀以為,謀取關涼,除馬騰有意外,使君可繼續與袁尚合作。”

“哦?”劉釜雙眸一動,在此關鍵時刻,怎麼能落下袁氏。

瘦死的駱駝比馬大。

前番族兄劉杉回來,正是扶不起的袁氏內,先有叛曹,再有敗退。

冀州眼看就要全部被曹操所奪,接下來可以預想的,乃是曹操對冀州等多地之維穩,含或將持續數年的往北平定戰事,暫時還無法對袁尚形成有效打擊。

但費觀之建議,也讓劉釜有些猶豫,自袁紹病逝,一年多來,袁尚部將高幹,受之命,為謀三輔重地,與匈奴合作。

匈奴儘管歸附漢廷,但本性難移,董卓死後,掠奪漢地,如蔡文姬即為當時掠奪。

而將來他即便得關涼,於匈奴這等大敵,自不會姑息養奸,三輔百姓也不會買賬。只有將胡人打慘了,並行以戶籍、文化等多方面教育,才能杜絕其患,為大漢戍邊。

此外,前番高幹以郭援謀三輔,為馬騰部下所斬,袁尚於幷州勢力,元氣大傷,能否來助,也是一個問題。

是以整個冀西北亂成一團,從戰略大局上看,因他到來,曹操和袁氏的爭奪戰,實際已經到了不一樣戰局之內,脫離了原有軌跡。

幾人沉吟間,費觀看出了劉釜之猶豫,亦見諸葛亮眉頭皺起,他又道:“觀之以使君同袁尚合作,非以讓之行兵事,而是另以所謀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