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一章 孔融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少頃,天子劉協又以仔細思襯與小女之言,不覺自嘲一笑。
權臣當道,便如明日正旦將要發生之事,真能扭轉乾坤乎?
不盡然也!
料想許都之地,盡為曹賊附庸,兵權旁落。
孔少府有意,但思實情,會不會因他之事,而害了此中忠正之臣?
泱泱大漢,朝中多以掛名,自建安元年至今,他這個天子,一步步淪為曹賊傀儡,每次思及,可不愧對列祖列宗?
他心中感慨,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義也!
但因正直之屬,會以越來越少,誰又可用之?
“益州劉季安,九江劉玄德,荊州劉季玉,亦或江東孫伯符?
其中人傑,又有幾人,真正心向朕焉!
若真有匡扶劉漢,誅殺奸逆,以行再興,朕禪之若何!”
懷中抱著小女,俯視許都的滿城煙火,劉協眉頭又以皺起,低聲呢喃道。
孔府。
孔融望著手中密報,額頭上,同樣泛起深深皺紋。
近兩年,大司空曹操行事,越發肆無忌憚。天子劉協再無處事之機,就連往外祭拜皇陵,也被不允。
此本與禮法不符,更是視君臣於無物。
且自當年天子揚言殺之,再有衣帶詔事發罷,百官之首,掌握朝廷軍政大事之曹操,再無覲見天子,並於司空府,私設“小朝廷”,以治理天下之事。
其之所為,是以更進一步,孔融素以禮法為標準,為人剛正不阿,一件件事,以為親歷者,憤恨之語,長於曹操書信或以當眾譏諷。
然其中之事,皆為曹操忍讓下來。
這還是那個多疑之曹孟德乎?
非也!
其之行為,是於對他孔融憤怒之積蓄。面上笑意連連,而於心底,不知何時會於之發難。
孔融有種急迫,更有種決絕。
若不能活著,為天子,為大漢做一些什麼,只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。便是後世之人,會如何看待?
以他孔融任職許都,以為奸逆之附庸乎?
名者,重於泰山也!
那就生前立命,死後立名。
昔年,適逢朝中黨錮之禍,他年十六,為救名士張儉。後以事發,一門爭死,郡縣不決,後以朝中所判,其兄孔褒因此而死,孔融心中一直心懷愧疚,更生對賊臣之憎惡。
今日,漢室傾覆,正是他孔融捨生取義之時。
但在事前一日,歲初之夜,是於當下,一封傳來的信報,卻如一盆冷水,潑在了計劃周全的孔融身上。
大司空曹操是於三日前,連夜從青冀交戰前線,趕回許都,以主持正旦大朝會。
這則訊息沒有保密的必要性,加上司空府之特意傳送。
毫無疑問,今夜之內,許都定然人盡皆知。
這絕對是曹操故意之事。
孔融甚至能夠想象得到,明日商議好的一同發難之人,會有多少臨時退卻。
而如到來的天下群雄之於使臣,除劉玄德遣使孫乾拜訪外,到時下竟無一人到來,多以擔心禍事上身也!足見曹賊威勢,以震懾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