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四章 求賢(下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費禕接過一看,但見上書之姓名,表字等資訊後,整個人瞬間坐了起來。
他平日溫雅,但此時難保驚色,看向面前僕人,道:“劉益州竟親自到來耳!阿林汝速向叔父言之,吾現在就去迎接!”
費真入蜀時,除過數名家僕外,只帶著侄子費禕,只有家眷,實際多留在江夏。本打算蜀內安居後,再以接入,只是蜀內政局之變,讓之將此事延緩下來。
遂以費禕主動當起了招待客人之責。
而費禕也沒有懷疑來者身份,時下劉釜為益州之主,也無人敢以假冒。
讓之心中有些惴惴的是,益州牧今次所來何事?
其叔父費真乃荊州名士,莫不是來拜訪叔父的?
安排完後,費禕整理衣衫,斂容往舍外相迎。
劉釜是一個時辰前,到達涪縣縣城的,在縣寺,同涪縣縣令許滿言談後,攜許滿等一應官吏前來拜訪。
一刻鐘後,劉釜等人被請入了費宅之內。
身有病疾的名士費真費伯仁親自出來相見,劉釜以禮待之,問候其病情。
他當面言及,惜費伯仁和費禕之才,並表示,會請專門醫工前來診治。在離開前,還特別邀請,等費伯仁病好後,請之叔侄往成都為官。
這次在費宅,劉釜見費伯仁病情,其人一直相陪,遂未久坐。
然,眼下,費氏叔侄還不出名。
劉釜言表他回想祭祖,特意過涪縣拜訪,以之地位之尊,加上誠摯相請,已經讓費伯仁叔侄感懷了。
在離開時,但看費氏叔侄生活之困境,劉釜讓侍從留下百金以做贈予。且知曉費禕好讀書,劉釜不吝將隨身攜帶的三大箱書籍,共計百卷書冊贈予。
被費氏叔侄送出門外時,劉釜先以拉住費伯仁的雙手,溫言道:“費公為江夏名士,能來蜀地,乃益州之幸。
公才學不凡,時我師於成都興建州學,正賴君之助也!
但請公好生修養,勿要掛念太多事,但有需要幫助者,可請許縣君以助之。”
許滿是三年前,首批入蜀地,以投奔劉釜計程車人,與費伯仁同屬荊州人。費伯仁乃荊州江夏人,許滿出身於桂陽。
劉釜話畢,許滿當即應聲。
劉釜轉身看向了費伯仁身邊的費禕,嘆言道:“我與君交往雖短,但見君溫文爾雅,出口成章,見識不凡。便是方才之談,也讓我於政事之上,多有啟迪。
君於益州之下,如此才華,若不用之,乃是我劉釜之過也。
願君能同費公一道,早至成都!”
涪縣人皆知,這些時日到來的費氏叔侄有學識,但以費禕,能得劉釜如此讚賞,旁人無不側目。
劉釜再以拉著費禕的手,多說了兩句,這才攜眾離開。
劉釜一走,費宅並沒有清淨下來。
涪縣之地,高門大戶的名刺,如同雪花般飛了進來。
當日間,劉釜只是略一修整,補充給養後,當日下午再以離開,且往安漢而去。
然在夜幕下的費宅之內。
費真和費禕這對叔侄,送別了今日自劉釜後,陸續拜訪的一應士人,來到偏舍,望著三大箱的書籍,另有於燈火下發亮的足金,相顧無言。
最終,還是費伯仁沉吟,望著費禕,當先出言道:“文偉,等過兩日,汝即先往成都罷!
這些時日來,吾之身體已有好轉,有阿林等在即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