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一章 進軍(下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在當天下午,見敵將打算後撤,已各就各位的益州軍,同時攻取,大破楊起部將石巍。
同日,得入西城,並於當夜,讓大將孟獲,林翡,公孫衛等部將,往上庸等重鎮而去,防備佔據南陽大部的曹操部,借時機出兵。
其人則親自守於西城,督戰漢中東部得取。
所謂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
諸葛亮和閻圃辛苦謀劃下,終因楊起的變節,讓漢中局勢,發生了驚天鉅變。
但好在劉釜之前預料到,便是張富私下相投,再有閻圃支援,但其人並非張魯,於部將之掌控,也絕非那麼穩妥。
遂不惜將手上當下的精銳之師,全部交由吳懿、法正、泠苞率領,以做了激烈交鋒之準備。
時下之局勢,以楊起之亂,儘管嚴峻,但處於可控之中。
後兩日內,得曉漢中之變的關涼軍閥,另有進軍到武當一帶的曹軍,果然全部開始於漢中之奪。
好訊息是,上庸守將乃是張富自己人,順利讓孟獲進駐,但房陵之地,卻是獻城投於曹操。
在漢中之南鄭城外,吳懿之大部人馬,和楊起所率之主力,直接開始了正面戰場之交鋒。
但因沔陽、西城、上庸等多地陸續為益州軍拿下,楊起所率之漢中兵士內部發生了巨大分歧,導致軍心不穩。
最終在六月二十二日,為後續增援來的劉楓與馬虎部,由左右兩翼急迫,楊起不得不退守成固。
南鄭危機剛一解除,又一則訊息,為益州諸將潑了一盆冷水。
關中軍閥,從北而去,取斜道、子午道,於先期楊起之接應下,連破數寨,已兵臨數日前才為益州軍所得的陽平關。
楊起固守城池,毫無投降之意,且來自關中軍閥和東部曹軍之進,讓法正等人壓力倍增。
若非早早得西面戰略要地,如定軍山、陽平關之所,關涼軍閥之進攻之路,只怕會一馬平川,危機更盛。
漢中距離成都遙遠,此中戰情變化,傳播要數日功夫,難以請益州牧劉釜決策。
是以劉釜事先,已將大軍進取之權,全部交給了前線將領。故於此,是以考驗吳懿、法正、泠苞等將之時。
最終,吳懿等人,與閻圃合謀,定下了堅守、平叛、擊破,此三步走之戰略。
後數日內,雙方拉鋸戰開始。
以曹軍勢頭最猛,於曹操帳下大將徐晃率領下,甚至兵臨了上庸城下。孟獲率部出城於之激戰,更是不幸重傷。
泠苞不得不讓從宣漢到來的孟達援部,前去支援。
而距離作戰前沿,主戰之將的泠苞,也是第一次認識到曹軍之厲害,尤以曹軍將領之兵法,讓之有種棋逢對手之感覺。
好在數日後,冀州傳來的訊息,為泠苞解了圍。
袁紹病逝,曹操舉大軍進攻袁氏,暫無法估計漢中之地,便是後方糧草也有些跟不上,如徐晃也選擇退守房陵,這讓上庸危機得以解除。
泠苞迅速集結兵力,開始支援成固之戰事。
於此,漢中之於優勢,逐漸向益州軍靠攏,不斷兵圍激戰下,楊起兵力大面積萎縮,成固一失,最終只得退守安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