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楊起焉能讓府君一錯再錯?

時不吾待……”

楊起目光一掃,看向左手第一位將領,也是親將石巍,道:“石校尉,汝持吾手令,往西城而去,若西城未有失守,讓趙飛阻擋益州兵,若是趙飛不允,斬之!”

“末將遵命!”石巍領命,迅速離開。

“羅傑,汝往子午道而去,盡全力奪下子午關,接應關中大軍入。”

楊起一連下達了十多條命令,即是身邊部將所剩寥寥,這些人,亦為親將之屬。

楊起聲音低沉道:“汝等,分調各路人馬,隨吾取南鄭。

若時間來得及,陽平關必取之!”

“諾!”

……

同夜間,陽平關下。

吳懿得受劉釜命後,與法正率之廣漢軍部,提前一日發難,過白水塞,未有停歇,行進百里之遠,兵臨陽平關下。

今次同來取陽平關,奪取沔陽之將領,還包括隨軍的黃權,另有大將霍峻,馬虎等人。

關外大帳內,吳懿,法正,黃權,霍峻等人,正在研判陽平關形勢,按照漢中太守張富之諾,即於益州兵,於今夜到達陽平關後,陽平關會大開關門。

但兩個時辰過去了,距離天明不遠。

陽平關守衛依舊,絲毫沒有動靜。

益州軍將中,不少人甚至懷疑,此或為張富故意所為。

吳懿不打算了,再這麼等待下去,於益州軍,會越來越不利。

他指著油燈下的地圖,道:“再有兩刻鐘時間,若陽平關依然固守,按計劃,吾等從右側,襲擊陽平賽,開啟缺口後,當由此路進軍!”

吳懿道完個人方案,看向了法正和黃權。

法正作為跟隨益州牧劉釜良久之將,個人謀略,他早有耳聞,今次同時出兵,吳懿非常明白,法正建議的重要性。

想取陽平關,想取沔陽,想取漢中,沒有法正部之配合,完全不行。

而他吳懿既然投降劉釜,也迫切需要一戰,來奠定個人於劉釜帳下地位。

黃權之隨行,更有督兵之權,亦不容輕視。

法正按照吳懿之軍策以推演,擱筆,出聲道:“吳將軍之法可行,張太守臨時變卦可能性小。但像黃君所言,漢中郡府,軍將絕非一條心,即不能順利行進,即需吾等盡力去奪。

只是在吳將軍安排之下,正絕對,吾部還可由此分兵,若戰事起,完全可以殺之一個措手不及……”

當下陽平關,依照山勢而建,防備白水一面,非無缺陷,法正根據這幾日斥候打探,即發現了問題。

他這一出口,正好於吳懿取陽平關的正面戰場,以做補充。

“孝直此路兵員妙也!”黃權在旁側撫掌道,他隨即看向吳懿和法正,道:“此路兵,即由吾同霍君來統率,若能繞過陽平塞,則可直接從後側擊!”

不論吳懿連連點頭,一直認真傾聽,眉頭緊皺的霍峻,此時也是雙眸一亮,道:“峻無異議,吾等準備大半月,在有吳將軍和法府君之計劃,自當同黃從事,一同拿下這陽平關。”

益州將領正於法正、吳懿主持下,於戰事佈置,但戰事未起,前番兵士即傳來一個讓人振奮之訊息。

陽平關之關門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