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八章 八達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益州州府,次日清晨。
劉釜心境開闊,召來眾吏,最終做出決策,是為於昨日州府之議以認同。
速使兵士將張富言之投降條件,於以討論之版本,往南鄭讓人快馬加鞭送去。
同時,為吳懿、法正、泠苞下達備戰進軍之令。
針對漢中太守張富打算投降之事,確如景文茵所料那般,甚為機密。
五日後,劉釜之親筆信,另有益州州府之反饋條件,放到了張富案几上。
又透過和劉杉詳談,張富以閻圃為謀主,也同意劉釜之條件。
又三日,眼見漢中郡內,投於曹操呼聲越來越高。
張富接受閻圃和劉杉的同意意見,打算於隔夜行事,並請白水一線的益州兵正式踏入。
為了此事之順利,實際於過去數日內,張富以協助為名,已調集數位親信將領,接替相應戍守之地。
南鄭城之於守軍守將,張富亦有小範圍之調動,皆以閻圃操作,以防備投曹勢力之反撲。
六月十六日。
月明星稀,暑氣熬人。
南鄭郡府內,謀士將領濟濟一堂。
漢中太守張富坐於上首,看著一位位部從到來,不時的微笑頷首。
於衣袍下發,張富方雙手有些出汗。
這一次張富召集之人就比較多,含閻圃、楊起等郡府官吏,還有南鄭、沔陽、成固臨近防守諸地之將領。
除此外,尚留在南鄭的劉釜主使劉杉,以及許都以曹操遣來的使者司馬朗,皆在此。
後人皆言之“司馬八達”,司馬朗正是其一,字伯達,共計兄弟八人,因表字中皆含有一個“達”字,遂以稱之。
其中,司馬朗為司馬防長子,另有兄弟司馬懿(仲達),司馬孚(叔達)等。
為家中長子,司馬朗的身上的重擔也就多些,他方弱冠時,恰逢董卓之亂,即聽父司馬防之命,攜親眷逃離董卓之所,而往黎陽避禍。
數年前即歸於許都,前番為曹操闢為司空屬官,為荀彧等人皆以贊之。
足可見司馬朗,乃是真才實學之輩,亦屬於遠見之人。
當然,同司馬朗相比,其弟司馬懿名聲更廣,時下,年不過弱冠,但因聰慧通大略,博學多識,如名士崔琰、隱士胡昭皆以贊之。
這等名門士子,自該有更好前途,然司馬懿胸懷謀略,有憂天下之心,是以不忿曹操把持朝廷之舉。自前歲開始,於曹操多次徵召授官之下,司馬懿裝病不就。
而今次,司馬朗其人,正是得受曹操所託,來遊說漢中,歸於朝廷。
在南鄭停留數日,司馬朗是以暗暗心驚五斗米教於漢中之影響,同時,根據郡府打探之訊息,自是知道漢中郡府內之矛盾,憂慮不已。以漢中太守張富遲遲未決,足見之並不願意投降朝廷。
昨日間,南鄭城內傳聞,益州州府使臣將要離開之訊息時,與同行的其他朝廷來人不同,司馬朗並未高興,以為漢中將與益州劉釜決裂,以靠向朝廷,卻是心中越發警惕起來。
在感覺到古怪,且透過郡府為之傳訊息的官吏打聽後,司馬朗漸漸摸出了蛛絲馬跡,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