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四章 趙雲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龐德公廬舍內,爭議火熱,於劉釜拿得益州的“正義性”,展開唇槍舌戰。
尤其以尹黙舉戰國時齊國一家族之例,從正面回應了益州人於此直接態度。
劉焉父子本為“外來戶”,佔據益州十多年,為個人得失,近幾年越發讓人不滿。劉釜卻是益州本地人,早年名起廣漢豐安,施得仁義。其取益州,正如歸家一樣,常人默不歡迎。
誰是竊取,誰又是繼承?
在尹黙這個蜀內士人看去,正該應相反才是。
石韜、孟建、便是龐山民等荊州士人,也先後發表看法,皆以認為劉釜本佔據道義,是以無奈而反制,得取益州並不不妥。
便是事後,其人善待劉璋父子,另以為大用,足見之坦蕩。
隆中的這次討論,在從益州之亂,到主宰勝利的個人,在辯論之下,逐漸為劉釜得益州正名,亦算是士人集體於劉釜重為益州之主的認同。
龐氏廬舍外兩裡,田間小道上。
風塵僕僕的劉備,正帶著隨從往龐德公住處趕來,以做拜訪。
昨日夜裡,荊州牧劉表為之宴請,宴後聽得益州名士與之耳畔言語,隆中明日有盛會舉起,到時候,荊州名士多有到往。
得此重要訊息,劉備一早先行拜訪劉表,說明心意,即出襄陽城,率隨從騎馬往隆中而來。
途中經過路人打聽,到來時,已臨近上午,眼見龐廬在望,劉備心中亦有激動。
從前歲年末開始,曹操在成功阻止袁紹南侵許都後,即將目光轉移到了汝南,放到了他劉備身上。
儘管有徐庶、簡雍等人為謀,又有關羽、張飛、糜竺等大將守衛,可汝南之地,還是為曹軍一步步奪取。
便是連他早數年從袁術手中獲得的九江大部之地,若非同盟孫策相助,只怕也有失去。
萬般苦悶之下,眼見曹操有誓不將他劉備“趕盡殺絕”,誓不罷休之態,劉備故來襄陽,親面見劉表。
除了想尋求劉表幫助外,未嘗沒有先行佈設後路之想法。
按照徐庶之建議,若是能取荊州之士為之所用,那將來於荊州立足,頗為有利!
遂在得聞相關情況後,劉備不以個人地位,亦不辭勞苦,甚至穿著他壽春來時、沾滿灰塵之衣服,即往隆中拜訪。
騎在馬頭,看著販賣草鞋的商販由路邊走過,劉備見此,不由得想起了年輕時經歷。
時過境遷,今再回想,更多感慨。回念過去十多年之坎坷人生,匡扶漢室之志向,遲遲未有實現,時以當下更陷入危機之態,劉備不免嘆了口氣。
“前方有煙火升起,屋舍連綿,定是龐德公之居所,按鄉人指引,吾等當未走錯,主公放心便是!”
見立在馬頭的劉備神色疲憊,正以嘆息,旁側緊隨的一名小將,牽起韁繩,往之身邊靠了靠,以為劉備憂心錯過隆中盛會,故以出言安穩。
其人正是常山趙雲趙子龍!
從旁看,趙雲身高八尺四寸,濃眉大眼闊面,英武不凡,一身黑色袍鎧之下,配合身下騎乘的白馬“玉獅子”,威風凜凜。
不論其他,但看容貌,趙雲同周瑜一般,屬世人眼中的美男子!
三月前,曹軍兵臨蔣鄉,為掩護張飛部順利撤退,入於劉備帳下的趙雲,率一千部,阻曹軍三千人。
其勇猛衝鋒,用兵出奇,過四關斬三將,大破曹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