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劉釜以平靜之語氣道出,另有他近八尺身高散發出的自信從容風範,無不讓泠苞等人震服。

只不過於法正之後,旁數人在看過信報內容後,望向劉釜之目中,都充滿了震驚。

“將軍竟也參與天子詔,以為天子信任!”居於下末的王朝最後一個瀏覽完,不由出聲道。

劉釜目中露出悲哀之色,嘆息道:“此事說來話長,實以我漢室旁落久矣。前歲以往京師,除受劉使君之命外,另有參與宗廟之祭。

後天子以詔令劉使君,我得其詔,遂以送回,誰知劉使君無匡扶之意,今成全了袁公!

身為漢之宗室,雖第一次面見天子,但受天子信任,若非我當時手下無兵無卒,當於雒陽舉兵以救天子於危難爾!

今於諸君相助,南中初平,然曹操勢大,劉使君闇弱。

我懷興漢室之意,今有諸君相輔,但任重道遠,便是我在,此志不減!”

劉釜明確表明了個人態度,主堂舍內諸人,無不動容。

以法正、泠苞二人為首,鄧賢、許汲等人,全部起身,一禮道:“吾等願共佐將軍,驅逐奸逆,恢復漢室!”

劉釜站於上首,雙手張開,虛扶道:“善!”

……

六月初七。

於哀牢平定二十日後,以孟獲、孟琰為首的原孟氏降卒,共計六千人,包括傷員重回滇池,至於其餘之人,多已陣亡於建寧之戰中。

仰望著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池,眾人無不感傷。

十日之前,滇池以劉釜之命傳去訊息,以孟氏、另有少部分雍氏降卒,於建寧之戰的優越表現,普通兵士以行赦免。

這也就意味著,包括孟獲等人在內,恢復了自有之身,可以攜帶家眷遷出南中之外生活。

而主遷移之地,以為交州之所。

當然,經過將軍府研討,臨時變動,還有一個辦法,可以繼續留於南中之內,那就是繼續於漢軍中效力,孟氏內部兵將各自家庭則要按律令編入漢寺,相對分散安置於南中多郡地。

而實際上,當孟獲等人帶著孟氏降卒歸來時,已經有一大批普通孟氏族人,隨左棟所帶,出蜀往交州落地生根。留下來的家庭多為孟獲、孟琰這等孟氏將領家庭,亦算是劉釜之開恩。

而如孟氏降卒中的普通兵士,多為孟氏私兵,受制約而入。隨著孟氏大族為漢軍拆散清退,加上赦免之後,便也不再歸於孟氏,自不屬於必須遷移範疇。

於漢寺授田之下,他們可以帶著本地家眷,同遷來的普通家庭一樣,於南中繼續生活。

同樣地,其中兵士,也可以自願重新加入兵籍,登記在冊,於漢軍之中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