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八章 鑄造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同時,聯絡南中當下經濟發展實際,另有蠻夷部寨間交往貨幣之雜亂,更有以物易物之原始方式,非常不便。
於經濟之策上,劉釜另有督導許汲等人開始準備鑄造錢幣之事。以後,此中之錢幣,只要成分十足,或可於撣國等西南諸多直接掛鉤,即是大漢境內,亦或會流通。
錢袋子,當然要掌握於自己手中。軍事之實力發展,亦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。若是經濟衰弱,一場作戰下去,即可能掏空儲蓄。而若是有強大的經濟後盾,那己方情況會好生很多,足可應對多次,多方位之戰。
旁人眼中荒蕪之南中,但於西南商路連線,加上南中之礦藏眾多,另有許多地方氣候事宜,只要懇田亦有耕種之力,於劉釜眼中,這就是能為大軍未來出征,提供財富之聚寶盆。
說道大漢之鑄幣政策,可以說幾經變革。高祖時,以“聽民私鑄”惠於人,但因雜亂,導致錢份不一,交易不便,又有“莢錢”問世。到了惠帝之時,開始禁止民間鑄造錢幣……
直到二十多年前,也是文帝五年(175年),方再行廢掉《盜鑄錢令》,以同意民間私自鑄造。於當下,亦是屢禁不止,並應通貨膨脹,出現了大量劣質錢幣,以積壓優良貨幣之事,由此,也讓錢幣流通不暢。即於安夷過去數載,以做行商買賣之事,亦常以物換物,或是金銅,朝中鑄造的五銖錢為主要交換之資,其多錢幣,以為劣質者,自無法作為等價交換之物。
關於錢幣鑄造之事,劉釜自是認同收歸於朝廷。這一點上,同漢之賈誼相同,即國家壟斷貨幣鑄造權之重要。便是後世各朝代,亦證明了其之準確性。
這裡面涉及最主要的,還是礦山收歸於官寺,除特許以外,嚴禁私人開採,才能有效禁止。
當然,由錢幣鑄造之事上,劉釜不由得聯想到了他曾於安夷,以為安夷行伍兵士,督造榮譽木牌,行獎賞之事。
在收到法正統計的,由葭萌關出發,而至當下的所有戰損兵士名錄,以及所有有功將士之名單後,劉釜決定以金銀銅之物,鑄造更有儲存價值和獎勵價值之勳牌,然後行以授勳之儀式,以資鼓勵。
五月十五。
許汲來彙報錢幣建造事宜,以及當下交州移民前行路程後,劉釜將之留下,單獨說起了勳牌之事,並將自己這兩日於政事之外的設計圖紙,於許汲看去。
勳牌分金銀銅,長度以成人三分之一巴掌大小為妥。
金勳者是以為立大功之獎資,正面書“大漢永昌”四個字,背面則是記錄功勳之事,如以今次所為,即“漢軍平南中之亂,平南將軍授,建安三年”。
銀勳者次一級別,同以立功之將領兵士……
銅勳者,是以為表現卓越之兵士。
至於陣亡之兵士,另以銅製“忠烈牌”以做紀念。
在關於劉釜之想法上,許汲雖是第一次聽聞,但在聽過以後,歎服道:“將軍,是將軍寵信厚待兵士,以為兵士之幸也!”
即至五月二十二日。
便是今日,交州三萬移民,經歷崇山峻嶺,終於到達俞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