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章 統計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唯孫乾目光從龐統臉上,轉到面上情緒複雜的劉備臉上,欲言又止。
至於官舍內其他人,大氣不喘一個,目光掃向下案首位。
龐統並沒有著急回答張飛之問,也沒有給出劉備於此更具體之建議,而是起身,向劉備一禮,道:“統接著方才之言,還請再問主公一句。
荊州存亡之間,主公可有幫扶荊州百姓,力挽狂瀾之心意?”
劉備起身,透過開啟的窗戶,仰望襄陽方向,道:“但以荊州四面危機,北有曹操,南有劉榮,東有孫策,西有劉釜。
我既然處於荊州,依附於劉荊州,但有需要,我責無旁貸!”
龐統抬頭,讚道:“善!
主公如此之想,統便知如何了!
以元直來信,與吾前番所言般,怕即怕主公獨往襄陽,而遇危機。
但以劉荊州來信,主公可率部而往襄陽,此即為機也,更以為劉荊州屬意。”
龐統知道劉備心中還有憂慮,遂補充道:“吾等皆知,主公乃德仁君子,便是劉荊州願將荊州,交於主公,主公亦不想擔當謀奪同宗基業之罵名。
可以曹孟德、劉季安之屬,各以所為,主公當知,做大事當不拘小節。
何況便有劉荊州親自所予的話,便是名正言順,且可以透過相借,便以將來成功匡扶漢室,去除奸逆,還於天子,足可堵悠悠之口。
而若能從劉荊州手中,借得荊州,主公則可整頓人馬,重塑大業。”
龐統說了半天,實際正是從道義上,來說服劉備,說服帳下部將幕僚,好往襄陽,從劉表手上接過荊州。
最終能否達到龐統所言之目的,劉表最終之態度是一方。此外,便要透過襄陽之行,一步步實現。
孫乾等人,在聽完龐統此番解釋後,忍不住頷首。
龐統躬身道:“這次劉荊州以主公可帶部前往,主公則可大方率部而去,但以為安寧,在襄陽未有安全之下,不可親入,可駐守於城外。
於城內之所行,統願意代勞!
此外,長沙等多郡地,主公當以全力備戰,若是於襄陽遭圍,可由各路率部營救。
其中之事,當以快速預備才是!”
龐統,作為龐德公從子,又為本地士,於襄陽周邊居住多年,對襄陽本地高門大戶相當熟悉。
其不計個人安危,願為之行事,走訪說服,劉備心中感激不盡。
來到龐統身邊,劉備將之扶起,出言道:“有士元行事,我自放心!
以荊州安危,匡扶漢室,我劉備生死置之度外,又如何?”
這等於是直接認同了龐統計策,決心走一遭襄陽。
如果不借機尋覓機會,但以現在的荊州四郡,可成事乎?
那時候,他劉備同樣要面臨四面之地,情形更加危險,尤其九江與長沙之間,還隔著一個江夏。
劉備側頭看向舍內其他人,細細想了一番,安排道:“以士元之建議,公祐,益德,雲長,還有子墨,調兵之事,便由汝等挑選負責……
我等便於後日進軍襄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