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遂眯眼望著頭頂日頭,今日之陽光非常炙熱,他右手所拿的寬刀,刀柄早為汗水打溼,這非常影響陣前對戰之拼殺。

下令讓全軍兵士,就地休息片刻,再往西南,完成於劉楓部之圍殺。先前兩刻鐘,李參已經傳來訊息,通往金城方向之道路,已為之部所阻。

只要能藉此覆滅劉楓部,那即斷掉益州牧劉釜於外允吾外之一臂。

憑著人數與金城地勢熟悉,韓遂有信心在西羌兵士支援下,一步步瓦解劉釜於金城之部。若再能截榆中之地的益州軍糧草運輸,那於金城、武威的益州軍,將處於孤立狀態。

故,韓遂這次的目的,能將劉釜圍於允吾,以圖取之,為一重點,另一重點,想要以陸續彙集補充的五六萬羌兵,加上本有之部,把武威、金城、乃至隴西的四萬益州兵,以張開大口吞掉。

行戰幾十年來,韓遂長於馬背,成於馬背,他從會不相信旁人承諾,無論皇帝,曹操,還是劉釜。

他相信的,唯有手中之刀。

韓遂將寬刀換到左手,用衣袖認真擦拭了一遍,神情專注,腦中卻是在思索這接下來的行軍路線調整。藉此戰機,他所率之羌人主力,若能繞後拿到金城縣城,再以得榆中,也不失一個很好的策略。

可惜李參部,距離他尚有五十里,擊潰劉楓後,按照他之軍令,正以防備地獄來自狄道方向之敵。

咚咚!

韓遂隨行之親將,從遠方奔來,在距離他還有十步之遙時,忙下馬,單膝跪地,抱拳道:“將軍,李將軍傳來訊息,吾部後方,有疑似益州牧親自率部來擊,距吾等兩部,不足四十里。”

韓遂本蹲在地上,瞬間眯眼站起:“多少人,可看清楚大旗?”

“據斥候初步估算,兩千左右,旗幟未錯,便是不能確定,是不是益州牧本人。”

這邊話尚未說完,從東側又有斥候尋到到來,下馬高聲通報道:“將軍,敵軍主將,未有繼續向東,而是轉向了北側,大機率是往金城縣城,選擇守衛,不與吾部正面衝突。”

這則軍情之下,韓遂略作思襯,看向已經圍攏的部將,道:“李贄,汝領四千人,繼續奔襲金城縣城,吳杳,汝領三千人,往鬱中而去,全力取下榆中,以截斷敵軍糧草。

再為李將軍去信,讓之往北合圍。

給張將軍去信,讓之從西北方向夾擊!”

劉楓部逃入了金城縣城,金城縣城一時半會拿不下來。現在從後方而來的數千益州軍,即便不是劉釜親率,如此距離,韓遂亦有心吃掉。

何況,還舉著劉釜大旗,若真為劉釜來援,那於韓遂而言,絕對是天來之筆。

各方命令一下,韓遂親率人馬,聯合後守李參等部,又重新往允吾方向圍堵。

允吾城內。

於伊籍和程虎等人,全力勸諫下,劉釜終未能冒險出城,以誘導韓遂和李參部,回到允吾戰場。

但在隨後不斷傳來的訊息中,得見韓遂和李參,雙雙被重新引導回到允吾戰場,劉釜終於安心下來。

也就在劉釜的大旗,重新回到允吾城外,韓遂與李參各方人馬追來,形成三面夾擊之態後,積蓄已久的石韜、劉循,馬虎,另有這次帶著於武都整合騎兵隨行而至的霍峻,從外部對兩路敵人,直接開展了正面交鋒。

此中之戰場環境,以及戰場優勢,於韓遂昨日率大部來前,劉釜與幕僚就有過詳細分析,正以適合阻擊圍剿。

馬虎早率於外等候的一千精銳益州騎兵,外加兩千步卒,率先從西側展開了衝鋒。

卻是李參部迎了上去,也在同時,劉循親率人馬,和韓遂正面交鋒。

益州兵士各以奮戰,而之前的羌兵,在連番奔赴之下,多以精疲力盡,戰場頹勢,瞬間傾斜過來。

到了此時,韓遂如何不明白,這是劉釜故意設局引入?

但以對戰事應對之自信,他主動跳了進來。

在霍峻大部再以加入後,韓遂發現戰場局勢隱有失控,他於前方衝殺之勢一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