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發書到完結,正好一年多一點時間。

一百三字,放在寫大長篇比較多的,字數並不算多,但南山還是盡力而為,將該講的故事都講完了。

有大鬆一口氣的感覺。

近一年來,因胃痛等病症折磨,加上要上班掙錢,時間之緊迫,讓南山的創作是非常吃力的,但榮幸有書友們!

完結之際,

首先,感謝我的責編,也是閱文集團資深編輯、老編輯藍光老師,讓南山能從過內投透過,到最後簽約上架。如果沒有簽約,沒有智慧推,沒有曝光,南山的興來之作,可能永遠地躺在無人去看的角落。

然後,便是感謝廣大的書友們,你們的支援,也是南山堅持下來的不竭動力!

下面,有請我們的書友為南山提問,在感言之間,南山說說一些想法(此處有掌聲):

書友1:作者,本書到此完結,算是正常完結嗎?我還很想看諸葛亮成為大漢丞相之後,協助主角治國安邦,成就不世之功!我覺得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寫!

南山:(咳咳,謝謝你的提問,本書在計劃之內,大結局就是這樣,劉釜登上皇位,算是三國徹底結束,書也就結束了。

當然,想你提到的那樣,三興漢室之後,確實還有很多東西可寫,裡面當然能加入不少劇情,比如朝爭,比如叛亂,但這些東西,尤其事關權謀類,南山的筆力還不夠,可能還需要更多積累,才能寫出讓自己,讓讀者滿意的權謀歷史文。

如果一定要寫的話,大概是單純的水字數一般,所以,南山選擇了正常結束。加上這段時間,身體雖有恢復,但依舊需要早睡早起,還有考試在籌備,因此,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,無法分出太多精神在寫書上面了。

在之期間,南山還會系統性的學習一邊寫書。)

書友2:作者,書已經完結,可以說說你的寫作思路嗎?比如劇情之類……方便的話!

南山:(當然方便(微笑),寫作思路的話,一句話介紹,這是一本非常正經的皇帝文。

可能是以前謝過皇帝文的原因,輔佐文在南山寫來有些不順手(單純個人感覺)。

從劇情方面而言,處置起來,個人覺得約束太多了。歷史人物,畢竟是歷史人物,他和我們有著跨越千年的代溝,這種代溝,有時候不是憑藉三言兩語就能讓之信服,並且委以重任。

在南山看來,能史書留名的人,沒有一個簡單相與之輩,包括劉皇叔,那都是擁有智謀和武力之人,這樣輔佐的話,總感覺約束太多,那不如單幹。當然,皇帝文單幹,尤其在東漢末年的時代背景下,身份很重要,如果是乞丐或者盜匪,那成事的機率,可以忽略不計,畢竟你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高度。於是,有了劉釜,這樣一個類劉備,但比劉備的家世更有天然地利優越性的人,出現了。

下面,當然要說到劇情了,南山平時看三國,大多還是放在了「人」的方面,這樣做當然沒有錯,畢竟能收復,或者戰鬥這些三國名人,很容易帶來爽點,並給讀者帶來更多的代入感。但想要成事,最重要的,在南山看來,還是大局之上的「事」。

進而,在開書之前,南山有考慮過,如何去充實這個故事,那就是穩紮穩打,厚積薄發。就如同一場戰爭的勝利,不是一個將領,或是人數多少,還要考慮後勤,地形位置天氣等許多要素一樣,那要贏得全面勝利,就必須提前佈局,而且佈局天下那種。

於是,在本書中,南山寫了不少筆墨,寫的是蜀地後方,經濟建設、民生建設、軍事建設,才有最後的爭霸天下,而非是一些全然收復名人之路,一路打仗再打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