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七章 變天(上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徐庶、甘寧等部,受劉釜委任之命,取蔣濟之謀,兵向陳留。
法正、吳懿、龐統、閻行等西北各部大軍配合,同月間,拿下雒陽,兵發河內, 或是兵往上谷、涿郡。
青州黃縣、東牟一帶,叛亂難平,又有孫氏北入下邳,意奪徐州……
昔日能攜天子而令天下的曹氏猛虎,正顯露出衰落的一面。
這一年,是曹操意圖反擊,而兵往西、南的一年,但曹營各方面並不太平。
聰明之人, 能夠看出, 曹操之前十幾年,佔有朝廷大義。但在處處佔得先機,穩紮穩打,結合兵事、民生、經濟多方面的進步與鞏固,又以漢室之名,而荊、交等地歸附的劉釜對抗下,逐漸處於劣勢。
而這種劣勢,伴隨著兗、豫所轄郡縣,為趙雲所獲,只會不斷擴大。
綜合看去,在長平之戰的導火索下,大勢之下,劉釜原本計劃的第二階段伐曹戰爭,不得不提前展開。
第二階段,於劉釜、諸葛亮、陳宮等人所議之中,原本應該是待對冀、兗等州, 形成戰略包圍, 各方補給跟上之後,才會展開。
但既然開始,就沒有結束的道理。
兵馬、糧草、軍械、民夫……如果有人能站在太空俯視,會發現西自酒泉郡,南自日南郡,橫跨東西南北,一個巨大而漫長的運輸線,正不斷地朝著河內、代郡,潁川等地彙集。
未曾給曹營喘息之際,以趙雲、文聘、閻行、霍峻等將,意圖透過戰事,再將曹軍勢力割裂,戰情更加膠著時,為劉釜所請的陳宮,途過荊州,於襄陽停留數月後,終於到達了潁川。
潁川而北望,陳宮已經能看到他的家鄉,兗州赫然在望。
昔日背叛曹操,而投呂布,後又向南逃離, 不過十多年的時間,在陳宮感覺,彷彿過去了許久。
成都時,他同劉釜有過細緻交談,亦同諸葛亮等劉釜之肱骨,也有過交談。
相比於死氣沉沉的大漢朝廷,以及充滿曹操個人政治目的之曹營,劉營給他的卻是朝氣,就如同晨時之太陽。
但回想見聞,劉釜之處事。
在政治、教育等多方面,陳宮同時感到了一種危險,一種對世家力量的危險,但劉釜於益州,於交州,於涼州,獲得的廣泛民意支援下,他又有種無法抵擋之感。
未來百年之間,世家大族還會廣泛存在,可隨著寒門崛起,尤其以輔助性的科舉取士。另以中央於地方的掌控增強,中央令能順利下鄉地,於此掌控下,百年之後,這天下只怕又會變成另外一個模樣。
陳宮願講之稱作“世家之沒落”!
再看過去百年間,漢天子恰是因對世家大族之掌控削弱,另有土地兼併之加劇……遂生大亂。
便是將來,劉釜欲登上那個位置,加強地方,小到鄉邑之控制,他能理解,但作為世家子弟,又有著士大夫之不甘,因為損害的是許多大族利益。
“自秦皇漢武以來,劉季安欲以改天換地乎?”
劉釜尚沒有改天換地,但再度回到鄴城的曹操,卻是在打算改天換地。
別看劉釜手下大將,進攻勢態猛烈,但曹營勢力依舊強悍,尤其於地方佔有地利、人和優勢,在雒陽丟失一月內,即將西進的法正部,再次阻擊於太行山以南,州縣一帶。南側的趙雲,在兵入東郡、濟陰之地後,遇到了曹軍的誓死抵抗,因南路軍騎兵之劣勢,軍事行動速度放緩。東于徐州,孫權以大將周泰為先鋒,雖然拿下下相等地,但在後兩月內,受曹操之命,而主戰局的程昱領導下,江東軍只是原地打轉。
伴隨著冬十月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