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年來,劉釜見多了生離死別,他能得今日之基業,手下死傷之眾,何止萬萬。

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,比如孫策,怎麼說也是名義上的大舅子,看著幼子如此模樣,還有孫氏之悲哀,他心中一嘆,將幼子抱起,遞給了長子劉祈,道:“阿如,乃翁答應汝,待汝長到汝兄這般高大,便帶著汝母,一道去祭拜汝舅舅。

阿祈,且將汝弟帶好!”

劉釜又看了眼旁邊,兩手抱著桃子的女兒劉渝,道:“阿彩也要照顧好弟弟,還有小展……”

劉意小名阿如,正是劉釜期盼家人間,能萬事如意,故在當時起的此名。

“阿翁,阿彩明白!弟弟吃桃!”橋氏所生的長女,平日還真是劉釜這個父親的小棉襖,當即將手中的桃子遞可過來。

劉意年紀小,當然不知父親劉釜所道的具體意思,但他打小就害怕父親劉釜,見之開口,迅速忍住了哭泣之聲,肉嘟嘟的小手,抹了把眼淚,也不哭泣了。

望見旁邊的兄姊們,兩隻小手,一手拉著一個。

長子劉祈看出父親之心事,尤其父親今日之言,自幼聰慧的他,自能看出其中隱喻。

他的父親,益、涼、並、交、荊,五州共主,在同魏王曹操這一階段的戰事中,尚未分出聲勢時,目光看來已經投向了江東,看來,最瞭解父親的,還當屬孔明先生!

向劉釜告退後,劉祈迅速帶著弟弟妹妹,往旁廳而去,不一會兒,廳舍就傳來了劉意等人的歡聲笑語。

聽著子女們的話語,劉釜一人單獨走向了旁側幽靜的花園內。

六月中的成都,繁花似錦,林蔭紛飛,正是一年景色不錯時,但他卻無心欣賞。

倒不是因家舍中的瑣事而煩憂,也是因為江東孫策病逝,會為荊、交局面造成影響而煩憂,他所憂慮的,乃是同曹操戰事之問題。

前兩日傳回的訊息,法正、馬超等人所領之軍,已經取得河南大部,完成了對洛陽的包圍,同時往鞏縣、河陽進取,準備取下整個河南。

既而,兵臨兗、冀二州,藉助潁川、河南、代郡的三方戰事,完成對曹營勢力的進一步壓縮與瓦解。

這也是法正親自給他傳回來的戰法構想,內上還有吳懿、鄧賢等人的簽名,足見前線將領,在大敗曹軍後,於接下來作戰的信心。

許是特別主政內政與軍事結合之策謀,他與諸葛亮實際並不希望,前線大軍太過冒進。

每一場戰事開始前,就如同這次對曹操的反擊之戰,成都實際花費了數年的準備與積蓄。能在多方作戰中,從廣泛戰局上看,勝以曹軍,是內外多個部門合作之結果。

他相信法正等人必然明白,但沒有誰是絕對的聖明之輩,看到功勳之後,就是足智多謀者,亦難免會衝昏頭腦,尤其是滅曹操這等功績。

可若繼續深入戰線,以所得之地,治理未穩,補給殆盡的情形下,是會出大問題。

在獲得一定戰果,且可以用“上兵伐謀”之策,更好擴大戰果之情形下,如何及時的“踩剎車”,又能照顧各方需求利益,不寒了功臣將領的心,是個很考驗治理能力的問題。

“來人,去請諸葛軍師,還有仲長史,來府中一敘!”

。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