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都官署內,對面便是皇宮。

今時的皇宮,顯得蕭瑟,便是守衛之禁軍也少了不少,卻是許都官署之內,來往人員不斷,人者臉上, 多顯焦急之色。

官署正舍內,一應許都留守臣吏,同樣面色憂慮。

聽著一封封軍報傳來,讓整個許都形勢急轉直下,眾人默默看向了尚能保持鎮定的陳群。

陳群單獨留下,竭力守衛許都, 實正是曹操下達之命令。

自曹操為魏王后,陳群即為魏國御史中丞,並獲封昌武亭侯。在此之前,陳群則是參丞相軍事,協助曹操料理軍國大事。

在天子北離,許都危亡關鍵時刻,選擇讓陳群繼續留守,正是曹操之信任。

但潁川戰情,一日多變,就算是足智多謀的陳群,亦難預料。

眼下之戰情,如何處置兵事,好讓許都能繼續堅守下去,不會補潁陰之後塵,甚是考驗人。

下首的掾吏劉暉,見上官陳群雙目盯著手邊地圖,遲遲沒有出言,即道:

“陳公,而今,荊州軍攻來了!

距離許都不足二十里, 董衡將軍率部阻攔, 恐難勝之。

不知曹公所命的東路援軍,何時能夠到來?

若是遲上數日,但以吾軍士氣,也不知能否守得住?

尚以未知,但吾等絕對不能束手待斃,當以兩手準備也!”

劉暉所道,令陳群抬起頭,這位被曹操特別仰仗,並授以重用之潁川本地名士,目光炯炯道:“子獲有何建言,至此時耳,不妨到來,為吾等一同參詳,好阻擋荊州敵軍之進取!”

劉暉精神一振,道:“陳公,今荊州軍來勢迅速,吾軍東部援軍,遲難抵擋。

這等情況下, 要麼放棄許都,退守官渡……”

說到這裡, 發現陳群的眉頭不自覺一皺,這位朝廷重臣,顯然不會如此輕易放棄許都,劉暉當即改口道:“吾等要麼收縮兵力,全力守備好許都,只要等多方兵力到來,進而可藉機圍困著甘興霸軍!”

陳群,包括舍內的其他將領官吏,以為劉暉會說出什麼計謀,沒想到是眾人昨日就商議過的辦法。

選擇死守許都,確實是時下最為正確之決定。

但陳群沒有早做決定,而是繼續讓大將董衡等人,率領城外南北兩營,在正面戰場,同甘寧軍抗衡,實是看到了許都守衛之艱難。

絕非是憑藉兵力,說守就能守住的!

從潁川戰事爆發至今,加上冀州、雒陽危機,潁川本地人心早有思動。

現在還能留在許都之人,含潁川本地士人,有多少完全忠於朝廷,完全可用,陳群亦不能確定。就是潁川陳氏內部,在對曹操和對劉釜問題上,從多年前的關中之戰開始,就已經發生了變化。

一些陳氏子弟,早兩年,大有人往荊州和益州為吏之眾。

現今許都危急下,城內定然不少想要投效而欲邀功之人,甚至連面前的官舍眾吏中,說不定也有心向成都者,不滿曹操,以為漢臣之人。

這般內部生有問題情況下,如何保證許都可以成為一個鐵籠?

陳群本人並沒有向成都投效的想法,曹操對他信任有加,恩重如山,這等情況下,若是背信棄義,那可就是千古罵名,何況他之家人,早些年即已接到了鄴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