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諸葛亮建言,廳舍內,無人反對。

於議事前,在此決定上,諸葛亮早向劉釜有過商定。

軍事方面,風險與利益對等,諸葛亮所謀, 計出新奇,恰有獨到過人之處,想必就是許都留守的劉岱、陳群等人,亦難做準確預料。

計謀已定,下面便是細節補充、軍事安排等問題。

三月二十日,陰雨。

趙雲在歲初成功擊敗許定, 並以逼近吳房後, 終是憑著大將文聘於北側之部的配合,成功拿下吳房。

得到吳房, 讓汝南另幾路曹軍部署力量,突生困惑的是,趙雲並沒有繼續往平輿進攻,以拿下汝南郡治所在,而是命大軍駐守在吳房,向北聯合文聘,形成吳房往定陵一線的防備勢態。

建立健全荊州兵的後勤保障體系,形成統一的面向陳國、新陽來犯之地的一體化防禦。

當汝南曹軍,及潁川境內,如襄城等地駐守的曹軍主力,為荊州軍北伐之態暫緩,尚未來得及松上一口氣時。

三月二十四日,晴日。

大將甘寧親領三萬精銳,分兩路,分別從昆陽和定陵出發。各取襄城和臨潁兩處戰略重地。

襄城守將,乃是曹營大將賈信。

曾記當年, 曹操反擊袁紹,兵上冀州時,賈信作為跟隨曹操良久的親信大將,為之委任屯重地黎陽。

這幾年來,賈信雖無大戰績,但忠誠得到曹操認可,曾協助徐晃,完成過對甘寧的戰略反擊,後成功奪回宛縣。

在徐晃敗退,南陽得甘寧之手後,賈信一同率部後撤,一直駐守的,正是襄城。

襄城也成了阻擋荊州軍北上許都的重要屏障,而今大將徐晃因陣前受傷,於許都養病,且做幕後軍事謀劃。聯合許都官吏,與賈信的數次書信中,就有言過防備荊州軍戰襄陽之事。

故而,在甘寧大部人馬,破十餘處關卡,氣勢恢宏地到達襄城外二十餘里時, 一向好戰, 以擅長步戰聞名的賈信,一反常態,沒有出城迎戰,而是死守襄城。同時,還給了守衛汾丘的將領呂常去信,讓之小心防範,勿要中計。

汾丘,潁水又東南徑柏祠曲東,歷罡丘城南,故汾丘城也。

汾丘城,沒有襄城高大,但距離襄城不過三十里,實作為襄城之副城,戰略位置同樣重要,是聯絡潁陰和襄城的重要軍事所在。

於賈信信誓旦旦,以為甘寧大部人馬,必先奪取襄城,穩紮穩打時,甘寧卻是在襄城外十多里之地,放棄部分輜重,直接繞道而取汾丘!

這邊動作,正是快速,在賈信尚未反應過來時,甘寧所命前鋒大部人馬,就已經兵臨汾丘城下。

呂常性格魯莽,他同賈信幾乎同時加入曹操陣營,這些年來,征戰之中,名氣要比賈信小些,其自認為賈信不如之本人,更有懷才不遇之感。

待得曉甘寧前鋒四千人馬來戰時,呂常早將賈信所言,拋在了九霄雲外。

其自信手下數百精銳之騎,另有三千餘眾步卒軍力,故而,選擇了主動出擊,同甘寧前鋒交戰。欲取得突擊成功後,迅速回城,亦有藉此戰績,來反駁賈信膽小之態,證明個人能力,併為許都獻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