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七章 破曹(一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曹操為漢天子劉協,冊封為王,並以獨攬大權,公然藐視漢室正統,獨斷專行,此中之事,在各地引起軒然大波,正是成都民間之聲討,遲遲未散。
益州牧劉釜順應民意,進而發兵討之,自是有了大聲叫好。
實於數年前,進行軍事改革,設立州郡職業軍人後,不但是益、涼等多地,軍制得到了規範,民間於此反應,亦是積極無比。
就拿從月前,就開始面向曹營多處重地的進攻道起,含廣大成都百姓之中,全力按照官府要求,支援前線兵士。
巨大的團結之力下,就如同不斷彙集之小流,終成為大河,沖垮曹營構建的堤壩。
而戰事非一日能取得結果,便如這次向曹營之攻伐,便是以半年為期限,目的正是趕在歲末前,實現第一階段目標。
南方軍,以甘寧、趙雲、張繡等所率之部為主,拿下汝南,潁川大部,完成對許都南側重鎮之包圍,並構建順暢的出荊州、往豫州攻伐的中轉之地。
北方軍,以法正、吳懿、高沛、馬超等所率之部為主,進得雒陽,拿下代郡,完成曹營主力打擊,形成對冀州之圍擊之態,切斷曹營南北聯絡。且能讓關中、涼州之物資,順利於前線補充,形成長久持續的抗曹戰線。
戰情隨戰事變化,成都三司署內,以諸葛亮為首的龐大幕僚團隊,實以每日都按照前線軍報,完成對敵前敵後的細節調整。
劉釜做全軍之首,領數州軍政要務,民心得舉者,自也沒有清閒。
除了每日聽諸葛亮等人彙報,於諸人爭議中,把控大方向外,還需安寧民生,事多親為。
對於家庭,劉釜後宅之內,自有景文茵總領,帶領妾室,常寬慰官吏將領婦孺,給盡了關懷。
長子劉祈等,已然在成都進學,諸葛亮、杜微、秦宓等人,於公務之外,會擠出時間,輪流講學。
後方雖安,但面對複雜形勢,就算做了各方戰事的最壞打算,但於每日傳來之軍事情報,依然緊緊牽動著劉釜之心。
“往汝陽之進軍,這數日來,並不順利,昆陽雖為吾部所得,早成為前線兵馬囤積之地,但來自潁川曹休的奇襲,使得西南一線兵力運轉,收到巨大阻礙。誰又能猜到,曹操在將主力調集於雒陽之外,又會分出一大部分精銳,從潁川而來突襲吾部後方。”
“吳房戰事如何?”
“奔赴吳房之部,乃是子龍所率,這是早晨傳來之訊息,子龍之部,已經在兩日前,擊敗許定,想來拿下吳房,時間不久。”
官署之於主舍,又是每日間的戰況分析會議。
諸葛亮等人,坐於下首,劉釜則是坐在上首。
按照平日慣例,依舊是仲長統做前期報告,劉釜問之,書記掾董允,則是於一畔,執筆小心做會議記錄。對軍事民事,諸葛亮為首者,則是行問題解決分析。
今日之戰事發展,主要聚集在汝南戰場。
甘寧與張繡,趙雲、文聘等大部人馬,兵分數路,在與潁川曹軍主力防範外,面向汝南後方,進展並不算特別迅速。
主要原因,正是許定和王圖二人,在汝南之經營日久,所駐之兵力,與潁川阻敵,形成了有效配合,讓大軍在行動前期,就遭受了巨大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