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二章 歸蜀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作為同窗好友,徐庶甚是清楚諸葛亮之觀點,他這次說出諸葛亮今日軍議時,未有道出之言,正是予以補充。
借孫策遇刺,或將不戰而退之事,同樣有振奮江夏聯軍士氣的意思。
但見官舍內,徐庶這般分析與肯定後,黃忠、黃祖等人,也是紛紛頷首,表示認同。
然於江東軍欲要退守,江夏聯軍豈能按兵不動?
黃忠藉此提出了於年關時間,在雙方默契停戰之際,進一步調集援軍往前線支援,以備來年時節,對周瑜部的反擊。
為劉琦全權委任戰前諸事安排的諸葛亮,很尊重黃忠的建議,他隨之請黃祖率於南郡停留的援軍,往華容而去,總領戰前軍事,同黃射等將一道,與退守沙羨的周瑜,相對之外,擇機襲之。
同時,又請黃忠率武陵援軍,往安陸而去,從北面,對孫策右路大軍,形成從北向南的壓制。
此外,徐庶等人,不論於戰前,還是後方,皆有要事統領。
當日間,諸葛亮其中深思之命令一下,諸人未有反對,全數開始認真執行起來。
數月合作下,益州將領官吏,如諸葛亮,景豐、吳班等人,同荊州將領和劉備舊部,因共同敵人,共同目標,是以擁有了更廣泛的默契。
而以諸葛亮善於根據每個人才能,將之安排到最合適的位置,進而讓老將黃祖、黃忠之輩,不得不從心底敬佩此間晚生後輩。
至於徐庶,還有遠在臨湘指揮戰事的龐統,這批舊友,於諸葛亮的信任,更不用說。
年關距離不過兩日時間,在江陵之地,為江夏戰事,進行了下一步的安排,且提前對江東軍行為進行預測,而行佈置時,成都這日,恰是熱鬧非凡。
一大早,州府眾官吏,蜀郡官吏,成都本地將領,還有居此的無數百姓,紛紛湧來城門十多里相候。
且看今日漫長的百姓隊伍,連綿十幾裡,成都城內百姓,恐有半數,皆以外出。
早在昨日,接德陽傳來訊息,益州牧,安南將軍劉釜,自漢中、巴西,再由巴郡而回德陽豐安老家,祭祖之後,於前日到達了綿竹,親自在大儒任安墓前祭拜罷,當於今日,返回成都。
從正月離開成都,為蜀外平亂忙碌,等到今日正是歸來,益州牧劉釜,離開時間,接近一年。
但於蜀外每日傳來的戰情變化,還有取得的成果,於蜀內後方眾人感覺,過去的時間,遠遠不止一年。
蓋以劉釜歸來訊息,短短一夜間,成都百姓,人盡皆知。
遂才自發出來相迎。
這般等待中,大約過去了兩個時辰,太陽已近日中。大道上,有灰塵揚起,緊隨著的是一對數百人,穿著鮮豔、高大威猛的兵士,向城池方向行來。
見此情景,最前方的人群,忽然傳來大聲喧譁,人多口耳相傳。
“使君來了!”
“確實是劉使君人馬!那是賨衛!”
“諸君勿要擁擠,劉使君親民愛民,等會由此路過,吾等皆能看到!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