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覂而像成都,另有蜀內,含南中的絕大部分地方,早在劉釜進行吏治軍事改革時,就已經進行了排程準備。

三月前,已經調任回成都,擔任州府戶曹從事的張機,還兼領著成都醫學院院長一職。

在民生問題上,官學建設和基層醫舍建設,正是核心中的兩個核心。

劉釜在漆縣停留的時間,也就短短一日。

在第三日清晨時,即往長安而去。

長安,當年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立都所在。

便是風華過後,已然屹立於關中之地,為天下重要城池之一。

在劉釜到達三輔時,法正、吳懿、馬超等人,亦然前往迎接。

遠在荊州。

戰情於益州部的陸續踏入,再次發生了變化。

只是這一次,本於荊南的江東兵,接到孫策為孫權傳去之命令,後以孫權所命,開始後撤大部,掉轉於桂陽、零陵的戰事佈置。

於戍守後左翼之外,反而全力進攻長沙。不僅是荊南戰局突變,就是原本在南野同呂岱對峙魯肅,也是大舉退守廬陵,以縮小防線,轉而向長沙方向增援。

產生這樣的原因,很是醒目。

益州軍的大舉踏入,看出劉釜對名正言順之得,孫策著急了。不說將整個荊州掌控於手,便是在此局面下,江夏全郡,其欲拿下。將荊南之部,集結往長沙攻堅,除了吸引長沙兵力外,孫策未嘗沒有開闢江夏南部戰場,進而兩路得取的意思。

如果單憑荊州兵防守,孫氏大部人馬,面臨壓力自不會如此之大,但益州牧在同曹操戰後,威力大起。數日前,華容之戰中,吳班所率部,藉以誘敵,而大破都督周瑜水師,即是戰事轉折,也是孫策在周瑜建議下, 進行軍略變化的主因。

南陽方向,看到益州軍的大量入荊,尤其以諸葛亮大部人馬踏入南郡後,徐晃部,同樣開始對南陽甘寧部的更大規模進攻,力圖皆荊州戰事,以益州軍未穩之際,瓜分南陽。

許都部的大規模交戰,顯然也得到了曹操授意。

時間一晃,轉眼到了建安七年的年末。

荊州戰事,從吳班、諸葛亮等人馬進駐後,已然激烈。

直到年末,江東因糧草等後勤問題,日益嚴峻,才開始放鬆兩方面進軍。研判形勢後,孫策另接受了孫權和魯肅的建議,又令戰於長沙的江東兵,回撤往茶陵一帶。

但因孫策在讓本戰於荊南的江東兵北上,於數月內,連續於江夏作戰,其中堅持下,讓此中部傷亡慘重。

到來近三萬多人,等到年末時,算上傷卒,未有一萬之眾,還在苦苦堅守。為防江東內部生亂,以穩後方,孫策自然不會讓弟弟孫權手下剩餘的一萬精兵,全戰亡於荊州戰場。

伴隨著孫權部的後撤,桂陽等地,為趙雲、馮習所守,幷州交州接濟糧草到來後,於安荊南百姓外,準備起了對江東兵的反擊作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