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川官寺內,蒼梧太守劉榮收到訊息時,舍內不止一人。

有大將高順,另有從零陵流落至此的名士劉巴。

過去一月時間,荊州情形每日都有變化,與荊州連線且為劉榮所獲的始安、營浦、臨武、曲江等多處重鎮,皆處於軍事備戰狀態。

雖說劉備滅劉巴及原張羨舊部,得平荊南,與劉榮部交接,未有生戰,但荊南諸郡,這些時日的內亂,卻有影響到此間數地之安寧。

情形劇變,就是留於龍編州府的陳宮,也在月前,於劉榮有過建議,可借劉備北上襄陽,以荊南空虛之際,舉兵伐之,陳宮甚至給了劉榮詳細的戰略安排。在之看來,趁機取得荊南,便能將來為交州部曲,從南側輔助益州牧劉釜拿取荊州,打下基礎。

而今的陳宮,在劉釜推薦下,正式擔任交州別駕,乃是交州牧士燮下屬,實際上,同交州從事左棟一般,卻是劉釜在交州州府的代表。

在士氏女與劉氏聯姻,士氏正式歸附於劉釜,整個交州的勢力範圍,也是一份為二,劉榮、呂岱等人各領蒼梧、南海、榆林郡。其餘諸郡,則是由士氏代表的本地世家所領。

整個交州的軍事,則在交州州府安排下,合理排程,軍事制度,不斷向益州靠攏。經濟方面,則借海洋優勢,於多地發展港口。農事方面,大力發展農業,並行開荒,南中的一些先進農具,也不斷應用。

故以這些年間,各地多生戰事時,唯益州與交州,處於總體和平,休養生息之間。這些積蓄,才讓劉釜有了走出蜀地,最終拿得關中、涼州的底氣。

當日,在陳宮所建議的向荊州進軍事宜上,但劉榮拒絕了,他給陳宮去信的理由很簡單。

一則在於,若此時進攻荊南,於道義有損。

二則是一旦往荊南進軍,這兩年一直試圖奪回南野的孫權,及揚州大將魯肅,只怕趁機來犯。上一次借孫策所控郡縣內亂,呂岱趁機得取十多個縣地,讓南海郡的行政區域往東南推進百里,各佔據要塞,關羽此時,不論孫策,便是孫權也耿耿於懷。

三則是荊南治理難的問題。這些年裡,劉榮所得之荊南多縣地,因荊蠻部寨複雜,很難形成有效管控安頓,也生過不少亂子。最終同樣是借遷移之法,不斷歸入戶籍,於之土地房屋,才讓地方安定,其中花費的代價巨大。現今荊南正生亂時,讓劉備部眾去處置,實際也是削弱潛在對手劉備實力的一種方式。

更主要在於,六月以來,劉釜親自書信交州牧士燮與族兄劉榮,言之當下交州,最重要的還是黎民百姓溫飽生活之解決,另有發展水師,並行軍事建設。

荊州要拿,但在劉釜的計劃中,乃是不興兵事,而以和平手段獲取依附。交州兵最主要的敵人,過去是孫策,將來依舊是江東孫氏。

同時,針對劉備往襄陽,可能遇到之危機,劉釜給劉榮單獨與信,只有四個字,見機行事。

今日得臨湘傳來的情報,劉備病危,荊南局勢難測,劉榮閱覽後,大方的遞給了劉巴與高順去看。

劉巴自逃來蒼梧郡後,得知族弟劉釜於劉巴才能欣賞,遂一直受到他禮遇,且常受邀參與要務商議。不過,平常議事,劉巴並不主動發表見解。

高順則是陣前大將,亦是州府所封的鎮北中郎將,這次正好來面見劉榮,共同討論荊南變局。

這次在二人閱覽後,年近三旬的劉榮,先同高順對視一眼,然後望向劉巴,臉色從容道:“子初以為,劉玄德若以病逝,吾等面對荊南,當如何行事?”

荊南戰事,當時面對劉備大軍,劉巴所組織的人手,略一交手,即為大將關羽和趙雲的威勢所攝,幾乎沒做太多抵抗,便如山崩般潰散。

面對此中慘敗,劉巴悲憤之外,更於劉備這個對手重新認識。

現在看到信報上,言之劉備病重,荊南形勢,或迎來鉅變,劉巴心情更是複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