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九章 共赴(下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於襄陽城中,劉表病逝訊息,便是蔡瑁努力封鎖,但於一個白日之內,還是傳遍了城內。
州府府舍,蔡瑁一臉陰沉。
他壓制著內心憤怒,跪在於案處,在聽完侍從言之,文聘為陣前遭關羽斬殺,劉備以微弱之眾,突出重圍,逃往宜城,張允追逐後,終於忍耐不住心情。
蔡瑁站起身來,猛地將案几推到,然後用腳狠狠地踩了踩地上凌亂的簡牘,咆哮道:“糊塗!
四倍兵士,竟無法將劉玄德留下。
在之突圍逃出後,可不當回防襄陽,借於黃忠、黃祖去信,以之阻攔,再行備戰。
這般追逐,尋劉玄德,而棄襄陽安危,可不是糊塗!”
蔡瑁絕非杞人憂天,他深刻明白,暫時能將州府重吏,及襄陽之勢穩定,便是劉表病逝訊息傳出,也鮮有人作祟的重要因素,即是襄陽大軍,處於他和蒯越的掌握之下。
再以攜劉琮,與背後世家,形成劉琮名義領荊州的事實,那就沒有能翻盤。就算是一直反對荊州,親近於曹操的江夏太守黃祖,於荊州大義下,只能暫時捏著鼻子認了。
外有劉琦在手,南陽的甘寧之部,亦當服從,在此期間,州府則可以用輪換名義,另借助荊州世家內部聯絡,一步步奪得南陽主動,進而取得荊州之北數郡的絕對控制。
劉備控制的荊南諸郡,按照時間算去,憑著他與長沙、零陵多郡大族之聯絡,時下當已亂生,劉備所駐之部從,自顧不了,遂可借劉表名義,滅劉備之後,取而平之。
在半日之前,一切按計劃進行,唯一令人生憾的是,南陽軍在劉炤率領下,主動脫離了戰團,於旁觀看襄陽軍與劉備爭鬥。於此,讓蔡瑁警惕心大起。
看向前方低頭躬身的下吏,蔡瑁心情逐漸冷靜下來。
劉先,傅巽等少量州府要員,昨日在看望荊州牧劉表後,繼續以病名義,回到了家舍。
現在的州府,完全是他同蒯越主持,可蒯越從因家事回去罷,到下午,過去了兩個時辰,他連派數人相召,一直沒有到來,加上眼下情形,讓蔡瑁越發憂心忡忡。
“異度還沒到乎?再去催催!”
這番命令一下,舍內心腹之吏,迅速離開。
蔡瑁又叫來守城之將,也是從子蔡瑜,問詢襄陽城防守情況。
蔡瑁並不知道的是,與他互為盟友的蒯越,當下正處於艱難抉擇之中。
而這次讓蒯越留下之人,並作勸意的,乃是其從兄,曾輔佐劉表,為劉表譽為“雍季之論”的蒯良蒯子柔。蒯良數年以來,因個人身體健康,未於州府從官,但之名望,卻無人敢小看。
諸葛亮之姊婿蒯祺,亦為之從弟。借蒯祺同諸葛亮私下友誼,於實際上,蒯良與益州早有關聯,甚至為劉釜親筆書信,請教過天下局勢,劉釜直論“曹操乃竊國之賊”,在此方面,蒯良回信中,並未有過反駁。
且蒯氏雖為荊州名門望族,內部,便是蒯氏諸兄弟間,政見並不完全一致,可在對待家族整體利益上,恰能形成一個特別之統一。
在這個特殊時期,蒯良讓長子蒯鈞,將從弟蒯越召回,可不正是為了蒯氏未來,荊州未來。
百里外的宜城。
劉備在關羽護衛下,與張允的追擊下,拉開了一段距離。前方宜州守將率千人之圍堵,同在之衝擊下,為之擊潰。
當一行人,好不容易逃到夷水之畔時,卻是犯了難,無他,單以河岸之處,竟無多少船隻,唯有一艘小漁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