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黃忠率大部往新野做掩護,他自己則是打算在幹甘寧和韓嵩的陪同下,率精銳往宛城,想辦法獲取主動權。

為何選擇甘寧同行,一方面是來源於劉釜的舉薦,使之大為信任。另一方面,這一路甘寧展示的勇猛多智,讓劉琦深覺其不會讓自己失望。

至於韓嵩,則是其策反宛城內得諸官吏的另一個重點。

帳內,黃忠知道劉琦心意已決,甘心以自己做誘餌,實以讓他敬佩,但眼下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,遂單膝跪地,抱拳道:“公子放心,只要有黃忠在,待戰事爆發,定想辦法拿下新野。

只是公子此行,危險眾多,當小心才是!”

劉琦來到黃忠面前,將之扶起,隨即看向旁邊的甘寧和韓嵩道:“黃將軍放心看,此行有甘將軍和韓君同行,吾有信心促成此事!

且事成之後,吾會向吾父,為諸君請功!”

“甘寧(韓嵩)(黃忠),定不負公子厚望!”

……

是日,大軍便一分為二。

黃忠率領近兩萬七千的部眾,緩慢往新野方向移動。

而劉琦,甘寧,韓嵩等,則是率領三千精銳,直往宛縣而去。

三千精銳之內,有過半都是甘寧帶來的,讓之隨行,這也代表著劉琦的絕對信任。

途中,劉琦自是派出信卒,以加急的方式,告訴宛縣的張繡,其親率部將來宛縣共謀軍事。

因只帶的有三千人,劉琦相信張繡再怎麼會有懷疑,最終還是會放心的,甚至其於內心還會偷笑,他劉琦的自投羅網。

宛縣。

張繡在收到劉琦送來的加急親筆信後,即叫來賈詡議事。

賈詡於東漢末年,有“算無遺策”的稱號,但之今次,其並沒有看出劉琦此行來的具體目的,但心中的防備卻沒有減少。

其給出張繡的建議是,劉琦可使之來宛縣,其即便帶來的是三千人,也必須牢牢監視於城外。至於如何面對劉琦,張繡給出的建議是,當先是穩住。

“曹孟德崇拜猛將,府君現握有劉琦,若是能在之大舉南侵時,勝之一場,即會完全處於主動之下。

到時,府君即便降於曹孟德,也一定會得到重用!”

賈詡的再一次冷靜分析,讓張繡信心大增。

故而,在劉琦率軍過育陽,逐漸進入宛縣的核心區域後,幾乎沒有遇到太多盤問。

待之抵達宛城之外時,張繡更是率領郡府的全部官吏,即駐守宛城的大將,親自出五十里相迎。

藉由劉琦為誘餌,吸引注意力時,沒有人注意到,喬裝打扮的荊州別駕韓嵩,趁機偷偷溜進了宛城之內。

一股看不見的風浪,逐漸在宛城之內成形。

這場風浪,勢必把整個南陽,攪的天翻地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