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九章 鄧縣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劉釜略一問詢,即明確了人選。
他叫上前面騎馬的人同行,此人恰知諸葛亮的具體住址。至於其他幾輛馬車,恰好也一起出城,正好由遊俠兵跟隨益州官吏,一同護送入蜀。
等城門開後,劉釜即率領賨衛,來到了益州官吏扈從的駐紮之所,見到了同樣駐紮在此的遊俠兵,將之安排向黃氏兄弟說道,隨後決定讓鄭虎也留下,其便回往南陽親族的居地。
他今日來的恰是時候,本族南陽一脈的長輩多數在家。
見之騎馬而至,族叔劉慎等親自相迎。
而今劉釜離開不過月許,其為曹操、劉備這兩個當前名人稱讚之事,即在南陽傳開。
即便上次南陽一脈的親族中,對之尚有個別不服氣者,當下也是完完全全的服氣了。
因今次路程匆忙,劉釜謝絕了本族的宴請,在之早上,禮儀性的吃了些飯食後,便同族叔劉慎等人密談。
所言事,正是同他劉炤的謀劃息息相關。
既然已經選擇全力相助,劉慎等便表示會做好劉釜安排之事。
見此謀為族親接受,劉釜心頭大松,且告誡道:“吾等一脈,於南陽其他劉氏相比,乃至於其他大族相比,並不算之最。但此事若成,吾等一脈,於南陽、包括荊州的聲望必定大增,勢力亦會增長。
但人常言之,飲水思源。
吾等即是紮根於此,便不能妄自尊大。
即便吾等劉氏一脈,以後成了南陽,或是荊州望族。
釜但請族中長輩,也一定要約束好族中子弟,不僅要交好其他大族,更要善待本地普通鄉民,此亦為吾劉氏之根也!”
劉慎等不僅族中輩分高,閱歷經驗也是豐富,自曉劉釜之擔憂為何,遂皆頷首。
而見劉釜事情較多,連午飯也不吃,即要上路,作為南陽一脈的族長,劉慎也沒挽留。
卻是再贈了劉釜不少錢資,並叫來了兩個兒子,向劉釜推薦道:“此為吾兒劉榮、劉楓,兩人比季安汝略長兩歲。
但如劉榮,前兩年,求學於潁川水鏡先生,尚精一些兵法,經學。
至於劉楓,學問尚淺,但勇武尚可,亦略通兵法。
想來季安汝今次回蜀,尚需用人,吾便讓劉榮劉楓與汝跟隨,其二人但憑汝用,不知如何?”
水鏡先生,乃是大隱士司馬徽。為人清高,學識廣博,其人更是精通奇、兵法之道。
對這個平日不怎麼愛說話的族兄劉榮,劉釜不由得多看了一眼。其能跟隨司馬徽,自應該學到不少真傳。而今鄭度於安夷幫他治夷,手中確無兵法人才,族人劉榮便是及時雨!
而另一個族兄劉楓,族叔劉慎雖是輕描淡寫的一說,但劉釜觀之,其武力定然也是不淺。快要九尺的身高,足以和關羽媲美。
且當下,姊婿常堅在之安排下,已將在別部司馬任上,正是用人之際。若是將之介紹進去,稍加磨礪,未來說不定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。
曹操便擅用宗族大將,他劉釜又如何不能?
何況族叔劉慎如此態度,恰是之將南陽一脈全數壓在自己身上的表現,他又如何能拒絕?
劉慎一講完,劉釜面帶柔和的笑容,不假思索的牽起了劉榮劉楓的手,向劉慎道:“兩位族兄,在釜看來,皆為不凡,將來必成大器!
今,族叔將兩兄送於釜身邊,正如久旱逢甘霖。
釜歡喜之至!
以後吾等兄弟一同努力,定能開創一番偉業!”
劉慎聞言大悅,連說了三個“好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