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九章 袁術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建安三年,正月十三。
邛都落入劉釜手中第七日。
益州之地,廣而傳播劉釜部大勝時,在歲末失去歷陽的袁術,面對東西被側之強敵,原本已經借道北上,奈何居巢守將陳蘭,也是他以前的舊部臨時變卦,致使袁術不得不率殘部三千人,北下尋陽。
這三千人,是願意誓死追隨袁術之部。
尋陽是為廬江和江夏交接之所,當下攻佔壽春的劉備部,氣勢高昂,赫然佔領了汝南大部,九江全部,以及廬江大部。至於孫策,在袁術退走後,順利佔據了丹陽大部。即此,曹軍兵臨廣陵。
而於尋陽,當下亦是袁術故吏,當下已經宣佈脫離仲氏的廬江太守劉勳,為關羽在龍舒兵敗後,率殘部回防駐守。
袁術走投無路,之所以往尋陽而去,原因其本人還抱著一線希望,盼望劉勳能放他入荊州,而後再想辦法北上。
但見袁術敗退,從徐、揚之地的戰局來看,各方又陷入了某種詭異的平衡之中。
而大號基業之丟失,這絕非去歲這時,以建立仲氏,自封為皇帝的袁術所期待的。
回想過去短短一年內,眾叛親離。如手下得力干將李豐、樂就等人戰死,只留下數千部從於他苟活。其中巨大的反差,即是讓袁術於逃亡途中,感懷不已,進而還沒到達尋陽,即於途中抑鬱生疾。
加上行途之中,沒有得到有效救治,袁術的病情不斷惡化。
到達彭澤境內,成塘鄉時,袁術因病直接昏闕。
隨軍的從弟袁胤,大將橋蕤,另帶著殘部,以及袁術家眷,不得不改變路線,往彭澤縣城而去。
彭澤屬豫章郡,也是去歲春時,性情耿直的豫章太守魯敘,在袁術稱帝后,宣佈和袁術割裂,直接投誠於孫策門下。
當時豫章郡內,另有袁術的幾名親將駐守,問詢後,直破郡治南昌,等待袁術新任命本地太守,以撥亂反正時,誰曉得孫策弟弟孫權,受周公瑾之謀,與忠於孫氏的大將黃蓋,率一萬之部奇襲。
南昌再次易主,後勢如破竹,得海昏、彭澤等多地。孫權意氣風發,後不顧兄長孫策之命,遠攻南野,長驅直入交州邊界。而至現在,孫權正守衛南昌,防備劉表、劉勳及張羨部。
現今守衛彭澤的,正是孫策手下大將鄧當。
正月十八的夜幕緩緩降臨,天上明月高照。
已經接管了臨時指揮權的袁胤,讓殘部人馬依靠河流,安營紮寨,以做休息。
連日的行程,大軍內部的糧草,早就消耗一空。許多兵士只能餓著肚子,喝著冷水。
即是一些部將,也只能喝著能見碗底米粒的稀粥充飢。
一些人實在餓的受不了,不顧正月水中嚴寒,下入河中,打算捉兩條魚。
“有魚!有魚!”
還別說,或者是上天真的垂青,於淺淺的河流裡,還真抓到了巴掌大的草魚。
一個兵士尋到魚後,所有兵士全都沸騰了,於月光的照耀之下,全部跳入了河裡。
河岸邊,臨時搭建的簡陋大帳畔。
身高八尺、長相英俊的橋蕤手中拿著空碗,望向在月光下歡呼雀躍的部從,搖了搖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