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七章 紀溫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真金不怕火煉。
可惜紀溫不是真正的“金子”,他上任二十多日,於議曹之內,也算馬馬虎虎,幾無出眾。這讓劉璋,其實也有些失望的。
現在無人出言,紀溫之言,就像是在平靜的池塘裡落下了一顆石子。但想到昨夜時,紀溫都沒有對之說出什麼好法子,一夜過去,又有什麼辦法,以改變事實?
他這段時間,也對自己任命的議曹從事有所看清,這就是一個花架子,喜歡在人前賣弄學問。
劉璋心裡不甚在意,勉強一笑,道:“文若有何高見,不妨到來?”
紀溫年三十有七,身高七尺六寸。膚白無須,至少從容貌上來看,依稀能見之年輕時的俊秀。也難怪憑之容貌、談吐,即是益州牧劉璋也會被說服。
在之站起後,耳畔傳來幾聲嬉笑,紀溫面不改色,也不在意,聽得劉璋回話後,方咳嗽兩聲,挺直胸膛道:“請使君明見,當前平南將軍斬殺敵寇為實,重收邛都,擊敗雍氏亦為實。若是不以行賞,恐招惹非怨,更激起民意。但且,吾州府財物也不多……”
見劉璋面上顯現出不耐之色,紀溫微微一頓,道:“遂,下吏的建議是,可應允平南將軍推薦之職,由使君於之內部許以官名。當下民生恢復,花費眾多,實際恩賞可以州府財力無以週轉,先行欠之!”
紀溫的辦法,中規中矩,且也符合劉璋的心理預期。實際上,劉璋連那些收復之地,劉釜推薦之官吏,都不想任免。
龐羲正於下首,半眯著眼,偷偷看了眼益州牧劉璋,又望了眼退下的紀溫,到底沒有直接出列說什麼。
因為他知道,此事涉及劉釜,這個已經成長為益州牧大患者,即是廳舍內當眾做了議論,但益州牧也絕不會當眾做出最終決定,事後,還需要仔細論證,當以制約劉釜的發展為主。
每每想到劉釜以弱冠之年,即發展到現在,統數萬之兵,受一州之主警惕防備,乃至於想除之而後快,龐羲不由得想到他的二十多歲,正受家族蔭澤為一小吏。
廳舍下首,張松一直低著頭,自去歲十一他受到讒言,因乃劉釜之友,即被益州牧從簿曹換到了典學位上,不負年少張揚,為人更顯低調。
他於益州形勢,是少數看得清楚者,聯絡到歲末時,本處於南中前線的好友劉釜、法正、孟達送來的賀歲信件,更能感受到眾友人的朝氣,以及益州牧劉璋的遲暮。
大勢所趨,民心所盼,未來誰又能阻擋?
蜀郡張氏,實該於自身謀一後路。想來當前廳舍內,不少人看似忠誠辦事,但心底同樣有這般想法。
而他張松,又豈願長居於碌碌無為之人下?
早上的議論,如龐羲所猜測的那般,最終沒有討論出什麼有效結果。但在紀溫後,又有數人出言,也讓劉璋聽到了不同的想法。
州府吏議事結束,劉璋拖著病軀,再次召開了閉門商討,紀溫的能力雖漸為人不屑,但亦同屬劉璋之核心,故亦被邀請在內。
至夜幕時,紀溫方回吏舍。
在之回來不久,一個相貌普通,當是僕從打扮者,拿著食盒敲門而入。
舍內,紀溫剛剛將書寫的一封迷信晾乾密封,見來人,將之交到其人手中,面色鄭重道:“此中資訊事關重大,當火速送往劉君處!”
信件下方,為人不易察覺之處,書有小小的“青衣”二字。